学者观点-大陆新能源车大爆发的机遇

大陆电动车在AI及软体技术快速发展,且又是全球锂电池主要生产国的优势下,如今非但是电动车制造大国,亦为全球最大消费国。图/新华社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美国电动车大厂特斯拉(Tesla)执行长马斯克(Elon Musk)日前访问中国大陆,且获国务院总理李强接见,双方借此会晤各取所需极其明显。君不见,因应全球「2050净零排放」目标,新能源汽车(纯电动车、油电混合车、插混车、增程式电动车,氢动力电动车)不仅成为全球新兴创新科技,市场亦迎来了爆炸性成长。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估,电动车销量将在2037年超越传统燃油车,产值可达2.1兆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大陆自2009年以来稳居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而且,2021至2022年间汽车出口接连超越韩国及德国,去年销量占全球三分之一,迎头赶上日本而跃升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慧化」,大陆电动车过去在政策支持以及产业竞争下,吸引许多国际电动车零组件企业以及新创公司前往投资,进而带动电动车零组件发展优势。尤其,在人工智慧(AI)以及各类的感测器、软体技术快速发展,同时又是全球锂电池主要生产国的优势下,一路急起直追。如今,非但是电动车制造大国,亦为全球最大消费国。国际能源总署(IEA)预测,大陆去年电动车占全球销量的6成,欧洲和美国则各仅占25%和10%。今年全球电动车销售将强劲成长至1,700万辆,预估到2035年时,大陆占比近33%、美欧则约20%左右。

■30年磨一剑,陆电动车勃发非偶然

进一步言之,大陆电动车能有突飞猛进的成果,其实是历经30年的有序发展而来,而非一步登天。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即开始探索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摆脱燃油汽车技术,实现汽车大国的发展路径。迨自「第八个五年计划」至「十一五规划」期间,循序渐进地研发,寻求突破,成功培育电动车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07年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揭开产业规范化管理的序幕。2009年又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5%的发展目标。

2012年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确立了以纯电驱动为主的技术路线,以及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准,形成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紧接着就是进入市场化发展和对外开放阶段,《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陆续出台,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向市场驱动转型,对外开放力度扩大,也提升了国际争力。2021后,在实现2030年「碳达峰」以及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出现高速增长。2022年,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售占比近8成,其中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并且正在海外大举扩张,次年更挤进全球汽车销售量第九名。

■两岸合打世界杯,可望创双赢

不过,除内部因素制约外,大陆电动能产业也面临外部阻力。首先,在美国晶片出口禁令下,如何提升自主研发能力,解决「卡脖子」问题,仍有待考验。其次,欧盟已宣布正式开展对大陆进口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包括比亚迪、上汽和吉利),以决定是否开征反倾销关税。又美国对从大陆进口的汽车征收27.5%关税,此一贸易壁垒让大陆汽车业向美国出口变得困难。

据悉,台湾有不少零组件供应商已打入多家大陆自主电动车品牌,除传统车厂新能源车外,也供应蔚来、吉利、小鹏和长城等大厂。坦然言,合则两利,两岸若能共同打世界杯,则有望创造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