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桃园神社须以转型正义高度处理
桃园市府已决定将天照大神送回日本,学者建议桃园神社也须「转型正义」,恢复2014年前的名称「桃园市忠烈祠」。图为今年元旦连假民众到桃园神社游玩。(本报资料照片)
本报独家报导郑文灿担任桃园市长时期,桃园神社迎来日本天皇始祖「天照大神」;近日张善政领军的桃园市政府从善如流,前晚宣布将送回日本神祇。学者表示,桃园神社须以「转型正义」的高度处理,神社名称要正名、建物要拆除、官网要修正。
桃园市政府11日晚间宣布,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园区引入其他神祇是委外单位办的文化活动,即将告一段落,日本神祇将由主办的委外厂商送回。
嘉义大学教授吴昆财表示,此事只是第一步,希望接下来能恢复2014年前的名称「桃园市忠烈祠」,或修正为「桃园市忠烈祠文化园区」,官网和相关网页介绍须强化忠烈祠的文本;最终目标是恢复2014年前的忠烈祠原貌,并拆除2014年之后增添的神社建物。
吴昆财表示,有人说「天照大神跟台湾有甚么仇?」问题在于,这是不对的时间、不对的地点,在祭祀自己先烈的场所祭拜别人的神,「台湾自己的神都拜不完了,去拜别人的神,简直莫名其妙!」
「神社是日本在亚洲殖民的重要象征!」吴昆财说,日本在台盖68座神社,最大争议是1937到1945年皇民化时期盖的38座神社,其中桃园神社集日本殖民主义、军国主义、皇民化运动于一身,更具殖民性和政治性,争议性更大。简单讲,任何殖民时期的遗物,最需要被处理的,莫过于日本神社。神社问题不清理,台湾人的心灵永远被枷锁,台湾人的主体性永远不能彰显。
吴昆财说,桃园神社是1938年建立,是同一年总督府发动「寺庙整理运动」的一环;「寺庙整理运动」整并台湾寺庙、烧毁神像,以消灭台湾人的民间信仰为目的,当时很多家庭不得不把家中神像藏起来,「所以说现在拜天照大神,是认贼作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