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示警:貧困世襲 民主淪民粹

学者指出,一旦实质或认同自己是中产阶级的人变少,可能引发多种负面影响。国外愈来愈多研究显示,现在的资本主义已成新的种姓制度,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中产阶级消失后遗症包括:消费需求下降,影响经济增长,加剧贫富差距,扩大收入不平等的怨怼,从而引发社会不稳定及政治动荡。

此外,中产阶级常参与创新和创业活动,如果参与者减少,可能降低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业机会。

政大财政学系教授陈国梁提醒,中产阶级向下沉沦将导致严重后果,国家经济发展将没落,年轻人产生相对被剥夺感,不再创新努力,选择躺平,经济发展走入死胡同;另一极端现象是民众热中追逐财富,与其当上班族,不如炒房、炒股。再者是导致民粹和极端主义,目前可见民粹主导政策,公共政策理盲滥情,最后会衍生民主的发展没落。

刘正:教育投资减 影响孩子

东海大学副校长、社会学系特聘教授刘正表示,许多人感受到自己不再属于中产阶级,「这些人在失望之余,这也加强了相对剥夺感。」刘正说,中产阶级作为消费市场重要推动力,减少可能导致消费需求下降,影响经济增长。此变化也可能加剧贫富差距的情绪,扩大收入不平等的怨怼,从而引发社会不稳定。此外,认同自己属于中产阶级的人减少,可能对政治稳定构成威胁。这种认同力量的减弱可能引发政治动荡或政策不稳定。

刘正表示,在教育和健康领域,中产阶级通常重视这些方面的投资。如果中产阶级在这些领域的投入下降,将影响下一代的发展潜力。

黄厚铭:创业变困难 致富梦碎

政大社会学系特聘教授黄厚铭观察,近年来中产阶级消失,主观上就是贫穷化的感受,收入赶不上物价。这一点主要是房价垫高物价。看着炒房、炒股的人挤满餐厅,自己上班累得要死,却连房子头期款也存不到。

黄厚铭另指出,「中产阶级消失,也意味工作型态多样性消失」,愈来愈少人有机会自行创业,努力致富的期待变小,已不是人人有机会向上流动的社会,当然就蓄积不满。政治变成主要依赖鼓动民众不满,而不是给予愿景。政党间也只剩斗争,而非政策路线的竞争。

东吴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刘维公表示,现在的资本主义已经变成是一种新的种姓制度,底层的人无法往上爬,上层阶级愈来愈巩固。

刘维公指出,中产阶级在物质条件上失去原有优势后,会对周遭人事物产生更多负面看法;正在消失中的中产阶级,其价值观更保守,「对民主政治发展带来非常严重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