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藥基金衛福部承諾3年達百億 病團盼快增新藥給付

健保署长石崇良。本报资料照片

总统赖清德宣示二○三○年减少癌症死亡率三分之一,为此先成立癌症新药基金(简称癌药基金)增加民众用药可近性,卫福部承诺三年内逐步达百亿规模。对此,癌症病团认为,基金应成立专家委员审核监理,且应纳入包括病友在内的各界声音。政府也应该盘点健保新药给付与国际治疗指引落差,以癌药基金协助,逐步赶上。

癌友生命与时间赛跑,但平均却得花两年等待新药纳入健保给付,即使获得给付也限缩给药条件,台湾癌症基金会副执行长蔡丽娟表示,据调查仅三成癌友有药可用,七成癌友必须自费用药。癌症希望基金会则于二○二二年针对癌友调查,发现逾过二成癌友自费超过百万元。

这对家庭经济造成的冲击不言可喻,更存在医疗阶级化的隐忧。癌症希望基金会副执行长严必文指出,曾有肺癌病友家属分享,母亲接受基因检测后,确定有符合使用某新药的基因,经医师建议自费用药迄今三年多,肿瘤几乎消失,但药费已快要耗尽家产。

严必文说,健保署设置的药物给付条件,部分并非基于科学实证,纯粹因财务冲击过大,于是缩减用药对象,节省健保开支,「这对病人十分不公平。」

台湾癌症基金会自二○一九年起,提出癌症新药基金构想,今年总统大选前,有十多个病友团体共同提出诉求,终成卫生政策,并参考英国制度,规画以尚未完成三期临床试验的新药为主,已上市药物不在此限。

蔡丽娟表示,癌药基金可作为过渡型机制,但为确保基金永续运作,必须经过法制化流程,目前已有九十二位立委、十二项修法版本,包括癌症防治法修法、另设健全医疗发展条例等解方,且必须设置专家审议委员会监理,除药物经济学、伦理专家外,也应该纳入病友团体角色,政府也应协助病团赋能,增加与专家交流。

癌药基金年底将公布作业要点,严必文表示,该作业要点应明确订出纳入药品范畴,并确保财源稳定性,否则可能会重蹈英国第一代药品基金,因财务规模不断膨胀后破产的经验,且新药两到三年后得评估是否回归健保,因此,必须了解新药所需预算后,适度增加新药预算以确保药品可以纳入健保给付。

民进党立委王正旭。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癌症基金会副执行长蔡丽娟。本报资料照片

癌症希望基金会副执行长严必文。图/严必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