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沙面见证百年历史 百余座洋房成最新网红名胜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西南部的沙面,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过去是国内外通商要津,于1861年成为英、法租界后,百年来建起十多个国家的领事馆、9家外国银行、40多家洋行,如今百年过去,留下众多欧陆风情建筑,成为当今网红最著名的「打卡」景点之一。
沙面作为广州重要商埠,在宋、元、明、清时期就是中国国内外通商港口与游览地。沙面于清道光年间曾设有砲台,并经历过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但在中国战败后,沦为英、法租界。
英国政府1859年向清朝交涉,强迫广州政府在沙面北面,用人工挖一条宽40公尺、长1200公尺的小涌(即现沙基涌),并在沙基涌北面开辟道路,定名「沙基」,俗称「鬼基」(现六二三路),并建东、西二桥来往沙面。
英国政府又迫令清政府拆除沙面沿岸砲台,将防城炮及砲台基石投江中,并修筑堤岸,从此沙面作为外国人的居住与经商之地。据了解,这一工程耗费达白银20多万两,全部由清政府拨款开支。
最终,英、法国于1861年与清政府签订《沙面租借条约》,规定沿沙面河涌宽90英尺,贴近沙面的45英尺范围属于沙面租界,中国船只不能停泊,从此沙面租界正式成为一个独立于广州城的外国城区。
广州的几万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于1925年举行反帝国主义示威,西桥转入内街时,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机枪扫射,当场造成50人中弹死亡、170多人受伤,史称「沙基惨案」,又叫「六二三惨案」。
历经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于1941年至1945年这4年多时间,实际掌控沙面。于1945年日本投降后,沙面表面上回归国民政府,但仍是美、英、法等外国人的势力范围。直到1949年解放军解放广州后,才将沙面收回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
沙面过去作为外国人的主要居住地,留下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例如:露德天主教圣母堂、广东外事博物馆、粤海关俱乐部以及英国雪厂等著名建筑。其中,沙面大街 2号-6号的楼房,俗称「红楼」,原是海关洋员华员俱乐部,仿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建筑风格;沙面大街54号的建筑,原是汇丰银行,仿西方古典复兴建筑风格,在西南面楼顶建有穹窿顶的亭子。
沙面历经百年,面积0.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留下了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伟人的足迹,已成为中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更被誉为是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沙面近年来已被开发成大陆国家5A级景区,作为殖民、帝国主义的见证,永垂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