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纲国中历史课本删三国! 老师一翻傻眼「刘邦也没了」

记者黄翊婷综合报导

教育部去年8月起推动108课纲,当时历史科的部分因为「去中化」争议闹上新闻版面。近日各中小学陆续开学师生相继拿到新的课本,有历史老师跳出来表示,课本中关于中国历史的部分大幅缩水,连三国平民皇帝刘邦故事也被删掉,恐怕会让孩子失去阅读历史的趣味

▲108课纲推行进入第2年,但还是有许多争议需要讨论。(图/ETtoday资料照)

根据《联合新闻网》报导,新北市中和国中历史教师李金凤坦言,新课纲将中国史改为东亚史,虽然近代史变得更丰富,但像是史前时代北京人的消失、上古时代夏商周的更替,甚至连中古时代隋唐以前的内容都大幅缩减,看不到三国鼎立、平民皇帝刘邦等故事,似乎有点太过「略古详今」了。

其实关于新课纲历史科部分的争议,早在去年8月推动初期各界就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嘉义大学应用历史系教授吴昆财在去年8月30日召开的记者会上提到,综观现有的课本,民族上去中国化,课本内容以南岛语系取代中华民族,甚至以血源DNA否定台湾人与中国人的关系,再以海洋民族取代亚洲大陆的中华民族,完全斩断两岸间一衣带水的关系,甚至直接否定1943年的《开罗宣言》以及《波茨坦宣言》,漠视两岸的地缘与历史关系,进而粗鲁推动去中华文化中心论

国中会考竞争激烈。(图/记者许展溢摄)

不过,当时教育部国教院也有出面澄清,强调108课纲是经过严谨研修,及专业多元公开透明之审议过程,依合法、合程序方式发布;历史科在课纲研修过程,中广泛咨询学者专家及第一线教师之意见,他们普遍都认为,中华文化可包含在「多元文化」之下,已完整呈现不同时期不同族群进入台湾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发展

如今新课纲推动迈入第2年,师生拿到「没有三国」的历史课本,还有老师担忧学生会对阅读历史失去兴趣。这项政策后续会如何发展,现阶段看来,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