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以彬/叙利亚伏尸男童与电影「希望之旅」

作者/杨以彬(大学教师)

一张三岁叙利亚男童伏尸土耳其海滩照片,毋须过多文字着墨,就足以震撼全球人心观者无不动容喟叹。试想,如果照片中碧海蓝天美丽沙滩是男童与家人嬉戏同乐画面,那该是多么和谐温馨的天伦之乐图像呀!然而,现实世界战争无情政客的自私,却让一切变调,这片沙滩成为埋葬男童短暂生命和击碎男童一家人追求幸福的黑色沼泽,这不啻是对人类正义价值与人道主义的反讽。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88论坛粉丝团」看更多!

这段真实悲歌,不禁牵引笔者陷入199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希望之旅」(Reise der Hoffnung)的回忆片段中。因为故事情境遭遇竟如此的相似,剧中,世代务农的父亲农忙之余,最大的乐趣,竟是不断反复看着亲戚寄来的一张破旧明信片,吸引他的是印着瑞士风光美景和描述种种美食赞词,为了脱离贫穷,他带着一家徒步横渡阿尔卑斯山,只为让小孩能够过着更丰足的生活,但这趟希望之旅最后却变调为悲惨之旅,珍爱的小儿子活生生冻死在他怀中无力救子的自责,只能以崩溃痛哭来宣泄。我想「为什么要来?」五个字,将使他要一辈子承受丧子之痛的懊悔烙印,永远挥之不去。

一张照片的真实纪录电影虚构故事自然无法相比,远离家园动机也不同,但一样传达让文明社会反思的共同主题:一个国家基本责任,不应该是要统治下的人民过着最起码的「免于匮乏」及「免于恐惧」的安居生活吗?

试想,多数百姓谁会愿意甘冒生命危险,离开自己世代安居的祖国故土和成长原乡,非法远渡到陌生未知的国度。让心爱的家人过着不再担惊受怕、不再贫穷挨饿就是理由,是的!就是这最简单卑微的理由,但却是最真实的。即便照片和电影中丧子的父亲,现实认知到这可能是远在天边的云彩,遥不可及,但他们还是要想尽办法,爬上随时跌落万丈深渊的梯子去摘取,因为一切都是为了「希望」。

●作者杨以彬,大学教师(教授电影类相关选修课程)。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

★图片为版权照片,达志影像供《ET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