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原料GMP认证 冲击上百种临床用药
明年起所有药品原料都要取得GMP认证,盘尼西林过敏试验用药等上百种调制药品将受冲击。(本报资料照片)
明年元月起,国产药品原料都必须取得GMP认证,台湾临床药学会理事长王春玉强调,全台有上百种医院临床上需要的调制药品,其原料不可能有GMP认证,政府应考量改采专案核准等方法解决。
包括30多项常用药
王春玉说明,这些药品因需求病人少,药厂不愿意做,最后由医院药剂部门药师调制,包括盘尼西林的过敏试验等30多项常用药;若找到配合厂商可以量产,但其原料无法取得GMP认证。
以盘尼西林的过敏试验用药为例,王春玉表示,若没有检验,产生过敏反应严重恐致休克、死亡,临床上确实不乏因来不及急救而过世的案例。
部分老药也认证困难
药界人士也指出,部分老药年代久远或原料国无GMP制度,造成认证困难。台湾制药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威仁指出,国内市面上药品的原料约99.5%已有GMP认证,剩余的0.5%首当其冲的就是老药。
日前因成本考量退出健保的儿童止泻药「高克痢」,厂商发现医界重视后有意重返市场,却找不到主成分的原料GMP认证。
「高克痢」1970年拿到许可证,其主成分KAOLIN在全世界都没有列为处方药,若药品原料GMP制度严格实施,该项药品将因找不到认证无法重返市场。
督保盟:应专案处理
督保盟发言人滕西华表示,对于一些无法取代又好用的老药,若在原料证明取得有困难,食药署经评估后,应考虑予以专案处理,避免影响民众用药。
不过食药署药品组简任技正祁若凤仍强调,包括医院委托药厂制造在内的所有药品,都需要药品原料GMP认证。
祁若凤说,若部分特殊原料药在国外以食品管理或当赋形剂使用,该署可接受相关文件,但须以药品标准审查,另一种解套方式则是请厂商「转类」变成一般食品或健康食品。
另外,陈威仁指出,国内健保给付药品75%由国内药厂提供,却只拿23%的健保给付,今年实施PIC/S GMP认证后,药厂品保、检验等人员须增加2-3倍,但健保药价无法提高,加上产品需求量少,不符经济效益,药厂当然选择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