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经济复苏不如预期? 陆「报复式消费」集中在这些领域

「报复式消费」出现在像旅游、电影等市场,内需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新华社)

2019年与2023年,大陆民众支出项目比较,食品开销比例提高。(上观新闻)

据上观新闻报导,刘姐是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上一家服装店的销售,她纳闷,大家都在报复式旅游、吃喝,为什么唯独不爱买衣服了呢?「已经一周多没开单了,做这一行20多年,今年算是遇到职业瓶颈了。」

消费增幅回到2019年

如果从大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消费数据来看,今年第一、第二季,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幅都保持正增长,二季度累计增幅更是达到7.6%,是近一年来新高。

如果抛开去年基数较低的因素,相比2021年同期,今年第二季人均消费累计支出的复合增长率为5.38%。超过2019年第二季度的同比增幅,与2019年全年的平均增幅相近。

也就是说,整体消费情况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不过,从CPI的增长趋势来看,居民的消费欲望呈下降的趋势。CPI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物价下跌,反映出的居民需求下降,消费不振,欲望不高。根据大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今年年初开始,CPI同步增长有限,增幅呈下降趋势,7月更是为负增长,同比下降0.3%。

吃的多了,穿的少了

如果整体消费情况已恢复至2019年,那么,为什么刘姐服装店的生意不尽如人意呢?报导称,因为居民的消费结构变了-吃的多了,穿的少了,用的少了。

对比今年上半年与2019年上半年居民消费结构,发现食品烟酒支出的占比是增加最多的,达到2.1%,除医疗保健外,其余消费的占比都有所减少。其中,衣服是减少最多的,占比下降了1.1%。

用王程的话来说,消费降级是今年的主题,「精致生活」能减则减,主打一个「花小钱,买大快乐」。王程是一名金融风险管理师,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日常开销,她的头像也很直白,一个钱罐,搭配「搞钱」两个大字。

根据王程的帐册,今年她在服饰、护肤方面的开销大幅缩减,原计划分别有5000、2000元(人民币,下同)的开销,但直到8月,服饰只花了不到1400元,护肤更是几乎0开销,仅有16元。

「基本原则是出一进一,辅助原则是尽量不买。」王程表示。毕竟,衣服只要不破就还可以穿,能省一点是一点。

旅游消费超预算

但由于憋了三年,旅游度假是不能省的,这也成为王程今年唯一超预算的项目。7月,王程前往三亚度假,消费超过一万元。

王程这种消费心态很有代表性,即「旅游市场火爆,非必需品开销锐减」。今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达到23.84亿,接近2022年全年的量,同比增长63.9%。

旅游的人均开销也有所增多,相比2022年增加了19.3%,也已超过2019年的人均花费。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的同比涨幅更是达到21.64%。

手机能不换就不换

另一方面,像是手机这类非必需品,则与「服饰」遭遇相同的「惨淡」困境-只要还能用,就不必换。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智慧型手机的出货量是近十年来的最低值。像小米今年第一季的营收同比下降了18.9%,手机业务的收入下滑更多,达到30.8%。

楼市拖累家电家具消费

卖不动的不仅仅有服装、手机这类非耐用小商品,房子也难卖了。据统计,截至7月,大陆国内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同比下降3.98%,除了一线城市同比增长15.54%外,二、三线城市同比增幅均为负值,二线城市下降较多,降幅为13.22%。

根据大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7月,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呈正增长趋势,同比增长7.1%,复合增长5.6%。

但在18类商品中,有三类商品的复合增长率为负值,包括家用电器、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受影响最大。截至7月,该类商品的零售额当期值为916亿元,同比去年降幅11.6%,复合增长率下降6.2%。

对映到具体的企业,像是主打家具的红星美凯龙,预估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8.6亿元至8.9亿元,同比下降83.9%至96.8%。

汽车大打价格战

不过,同为大件商品的汽车,由于新能源汽车依旧具有一定市场,且各大品牌接连推出「价格战」,再叠加中央、各地政府推出的优惠政策,销量依旧在上涨。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截至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452万辆,同比增幅达到42.1%。

整体而言,当下消费市场,「报复式消费」出现在像旅游、电影等市场,内需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像是房地产,在低线城市仍存在结构性的需求不足问题。

对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刘俏教授建议,可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解决疫情所造成的居民、企业资产负债表质量下降的问题,大力推动节点行业投资。

在居民消费端上,可以通过发放现金、消费券,实施对居民直接的转移支付,既提升个人家庭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又有效支持市场主体,以促进市场内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