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怎么打?台大医回答三大常见Q&A

各界关注疫苗混打议题黄立民说,很多国家已经建议可以混打,第一针若打腺病毒载体疫苗(例如AZ、娇生),为了提高保护力,第二针就必须改打mRNA疫苗(例如莫德纳辉瑞/BNT),也就是有所谓「方向性」。(本报系资料照)

疫苗是抗疫决胜的关键,在于要有高的保护力与覆盖率民众对于疫苗仍有许多疑问,台大儿童医院院长黄立民今(22)日回答三大常见疫苗Q&A,举例来说,疫苗覆盖率高,且民众都遵守防疫规范,只打一剂效果便可达8成以上;两剂疫苗施打间隔可达16周,以及疫苗混打具有方向性,否则效果会变差

台大医院今早举办「COVID-19新冠疫苗之多少」视讯线上记者会,黄立民表示,传统疫苗如B型肝炎百日咳等多为蛋白疫苗,然而新冠疫苗属于mRNA与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很新的疫苗,但是匆促上阵问题也多,因此整理出三大常见问题供民众参考。

首先,两剂疫苗施打间隔可以间距多久?黄立民指出,在免疫学原则下,打了第一针后,只要免疫系统记得第一针的效力,无论何时打第二针效力都会持续政府目前规定施打第一剂后8到12周要打第二针,但从临床试验得出,施打第一剂AZ后,第二剂间隔小于6周的保护效果为56%、6到8周为59%、9到11周63%,大于12周可达81%,代表免疫系统还记得第一针的效果。

至于只打一针的新冠疫苗保护力有多少?从临床试验来看,辉瑞/BNT施打第一针的保护力为52%,莫德纳打第一针的保护力为69.5%,AZ一针则是76%。但根据实际使用结果来看,当疫苗大量施打后,苏格兰只打一针辉瑞/BNT保护力为91%,只打一针AZ为88%;南韩只打一针辉瑞/BNT为89%,只打一剂AZ是86%,显示只打一针的效果取决当时的环境

最后,疫苗是否可以混打?很多国家例如加拿大等已经建议可以混打,主要是要降低副作用,第一针若打腺病毒载体疫苗(例如AZ、娇生),为了提高保护力,第二针就必须改打mRNA疫苗(例如莫德纳、辉瑞/BNT),也就是有所谓「方向性」,但混打下发烧的副作用会增加一点。

台大医院院长吴明贤表示,虽然社区感染火种正逐渐扑灭,但是疫情还是值得大家关注,但担心讯息混乱导致国人恐慌,因此台大有成立新冠肺炎专区,其中有许多Q&A供民众取得正确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