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打坏作息 梦周公乱了套

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大陆居民睡眠状况结果发现,即便睡觉时间变长了,但睡眠品质普遍下降,今年疫情再起,情势恐怕难以乐观。图为广州一家瑜珈馆的睡眠课。(中新社

中国睡眠研究会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调查了中国大陆居民的睡眠状况,结果发现,即便睡觉时间变长了,但睡眠品质普遍下降,今年疫情再起,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是情势恐怕难以乐观。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0全民宅家期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是以大数据基础重点调查去年1月1日至2月29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陆民众居家防疫阶段的真实睡眠情况。调查发现,虽然平均睡眠时间都达到8小时,但作息更趋紊乱,晚睡晚起,平均睡眠品质下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张斌解读《白皮书》指出,睡眠对人极为重要,睡眠品质低对身体健康有极重要影响,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引起一系列的身心疾病

《白皮书》显示,疫情前90%的人集中在20时至24时上床睡觉;疫情期间80%的人养成晚睡习惯,16%的人几乎天天晚睡,凌晨后睡觉人数超过50%。与晚睡相对应的是晚起,约50%受访者起床时间在7时左右,宅家期间28%的人将懒觉持续到9点至12点,失去早起动力的人,比宅家前增加了21%。

张斌分析,疫情期间大陆居民平均睡眠超过8小时,这些日子睡眠状况是睡得多、睡得晚、睡得差。出现这种情况,「晚睡晚起」是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往往生理规律与睡眠时间不匹配,就会造成睡眠品质不好。

之后经济社会开始复工复产,疫情后创伤心理开始显现。不良情绪心理障碍影响降低了睡眠品质;长期睡眠不良也会导致情绪烦躁等心理精神问题,引发多种疾病。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睡眠问题会对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希望通过一些措施来提升睡眠品质。

大数据发现,受到疫情带来的各种讯息焦虑影响,大陆民众夜间滑手机时间大幅拉长。此外,长时间在有限空间里共处,家庭成员摩擦矛盾的机会跟着增加,进一步破坏睡眠氛围

经过归纳,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睡眠的几个重要因素,通常是焦虑情绪、环境、手机等科技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