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发药勿擅用 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唉呦!最近总是腰酸背痛…」「你可能跟我一样骨质疏松了,上次医生给我开一种双磷酸盐类的骨松药,介绍给你用用看…」,你身边是否也曾遇过类似的事情呢?不少民众都会把双磷酸盐类药品当保骨药,但食药署强调,此类药物属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医师处方用药,提醒民众千万不要有「呷好逗相报」或「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错误观念。
▲骨发药误当保骨良丹 擅用易引发不良反应(图/健康医疗网提供)
食药署表示,双磷酸盐类药品因可透过抑制蚀骨细胞作用,达到减少骨质流失的目的,故常用于治疗老人及更年期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并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高血钙并发症或骨骼相关系统性疾病。目前经卫福部核准的双磷酸盐类药品共7种成分,该部也已颁发35张许可证,其中有25张用于治疗骨质疏松。
食药署指出,此类口服药品容易刺激食道,建议服用时须与一整杯白开水同时服用,并于服药后维持上半身直立至少30分钟,减少食道刺激与胃肠不适。且因此类药品容易受到食物、钙片、铁剂、制酸剂、咖啡、茶类、柳橙汁等的影响而降低吸收,一般都会建议病人在早晨起床时空腹服用,服药半小时之后再进食(含饮料及矿泉水)或服用其他药物。
虽然双磷酸盐类药品可治疗骨质疏松,对癌症患者骨细胞转移也有很大的帮助,但此类药品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也不少,包含肠胃道不适、心口灼热、恶心呕吐、食道发炎或食道溃疡、头晕、味觉障碍、皮疹等,严重者则可能导致腭骨坏死、股骨骨折、心房颤动、严重皮肤过敏反应,尤其是长期(超过5年)用药、未注意口腔卫生、进行拔牙或植牙手术的病人,更是发生严重腭骨坏死的高危险群。
食药署因此提醒民众,进行侵入性牙科处置,如拔牙、植牙前,应主动告知医师是否服用双磷酸类药品;且用药期间应养成定期至牙科追踪检查的好习惯,一旦出现牙龈发炎、肿胀、化脓、流血、牙齿松动、腭骨麻木、齿槽暴露等不适症状时,应尽快回诊找原处方医师求助,才能减低药品不良反应所带来的伤害。
资料来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