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制剂究竟怎么选?这10点要掌握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益生菌制剂大解读!

益生菌制剂临床常用,但给患者开药时,一部分患者可能会谈“菌”色变,如何做好用药交待?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益生菌制剂的10大要点。

1.益生菌和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 当给予足够量时可赋予宿主健康益处的活的微生物 (2014版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的定义)。

益生菌制剂:含有益生菌的产品,其中会含有添加剂(如赋形剂、防腐剂、添加剂、稳定剂等)。

2.益生菌的分类

按菌株的来源和作用方式分类:

原籍菌制剂:菌株来源于人体肠道原籍菌群,服用后可直接补充原籍菌而发挥作用,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等。

共生菌制剂:菌株来源于人体肠道外,与人体原籍菌有共生作用,服用后能促进原籍菌的生长与繁殖,或直接发挥作用,如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等。

真菌制剂: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如布拉氏酵母菌。

按生存条件分类:

厌氧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粪链球菌和屎肠球菌)、地衣芽孢杆菌;

需氧菌:枯草芽孢杆菌。

3.益生菌的作用机制

①益生菌在肠道内广泛分布和迅速增殖,形成保护菌膜,从生存空间上排挤致病菌;

②益生菌可刺激人体肠道分泌免疫因子,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③益生菌代谢产物可抑制致病菌生长;

④益生菌在代谢中分泌的短链脂肪酸可促进肠道的蠕动;

⑤益生菌在肠道内的增殖及代谢产物提高了肠腔内的渗透压,使肠道内水分得到保持。

4.常见的益生菌制剂

截止到目前,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了30多种益生菌制剂上市。 下表中列举了几种常用的益生菌制剂,供参考。

表 常见的益生菌制剂

5.益生菌制剂的保存

由于益生菌是活菌,储存方式不当易致失活,通常大多数的益生菌制剂都要求遮光、密闭、2-8℃处存放。

6.益生菌的服用

益生菌服用时间能影响活菌到达肠道的数量,最好饭后半小时内服用,因饭后胃酸浓度降低,更有利于活菌顺利到达肠道发挥作用。一旦冲好就要尽快服用。

粉末状的益生菌原本处于休眠状态,遇到水就“活过来”了。此时,就会被空气中的氧气影响。服用益生菌应用温水服用,水温不宜超过40℃,避免益生菌受热失活引起活性降低或丧失。

7.益生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益生菌与吸附剂等:服用蒙脱石、药用炭等具有吸附作用的药物时,应间隔至少1小时,避免益生菌被吸附排出体外。

益生菌与抗菌药物:益生菌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以免影响疗效。若需同时应用抗菌药物,应加大益生菌剂量或错开服药时间,最好间隔2-3h以上。布拉氏酵母菌属于真菌属,对抗细菌药物不敏感可同时使用,且不可与全身性或口服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片、咪康唑胶囊、氟康唑片等)同时使用,不宜与某些喹啉类衍生物合用。

益生菌与其他药物:不宜与鞣酸、铋剂、酊剂、氢氧化铝等同服,以免其抑制或杀灭益生菌。

8.益生菌的联合用药

益生菌制剂是可以联合使用的,但使用时要明确不同益生菌之间的差异,针对性选用药品,以达到互相协同,扬长避短的效果。 常见搭配包括:

酪酸梭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酪酸梭菌不但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共生并促进繁殖,还可产生维生素B及酪酸,而酪酸为肠上皮组织再生的重要能源之一,起到修复的作用。

双歧杆菌制剂+芽孢杆菌制剂:芽孢杆菌是需氧菌,繁殖时大量吸收肠腔内的氧气,可提供厌氧环境,在抑制需氧性病原菌生长的同时利于有益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生长。

乳酸菌制剂+布拉氏酵母菌制剂:乳酸菌可抑制腐败菌的繁殖、防止肠内发酵,从而减少胀气、促进消化,并且在肠内繁殖产生乳酸,这种酸性环境有利于喜酸环境的酵母菌生长。

9.以下几种情况不建议服用益生菌

①对益生菌制剂中任何一种成分过敏;

②肠道梗阻患者(可能导致肠蠕动亢进引发肠穿孔);

③消化道溃疡(包括口腔溃疡)、恶性肿瘤患者(活菌可能从溃疡面进入血液增殖,引发菌血症);

④腹泻急性发作期(腹泻急性发作常伴随电解质紊乱,应先补水盐再补糖分,后根据需要抗菌治疗,症状明显好转再服用益生菌调理);

⑤饮酒或服用酊剂后。

10.益生菌制剂的安全性

益生菌制剂比较安全,多数患者服用后无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出现过胃肠不适。虽然益生菌制剂对人体健康能产生有益作用,但其作为药品,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服用,长期使用。

临床应用益生菌制剂需遵从指南、避免滥用,严格把握用药指征,正确选用制剂。

参考文献:

[1]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版)[J].中华消化杂志,2016,36(12):793-804.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468-481.

[2]江学良.益生菌制剂在消化系统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1, 11(2): 49-53.

[3]顾同进,曹忆嵘,张伟.益生菌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胃肠病学, 2007, 12(11): 643-645.

[4]史亦丽,张鹏霄,杨阳.肠道微生态药的合理使用及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 15(4): 436-439.

[5]黄子真.微生态制剂在儿科临床应用的进展[J].右江医学, 2014, 42(1): 93-97.

[6]郑跃杰,黄志华.正确认识评价和使用益生菌药物[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1, 26(1): 24-26.

[7]孙雯娟,张波,李大魁.益生菌制剂的发展现状与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9): 850-857.

本文首发: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

本文作者:师春焕

本文审核:王树平 主任药师

责任编辑:Vinjay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