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肤炎不再是恶梦!标靶药物让病友重获新生

异位性皮肤炎病友协会今(11)召开记者会。(李念庭摄)

今年30岁的周小姐,7岁时罹患异位性皮肤炎,曾因长发黏在后颈,想拨开却扯下整片皮肤,从此改留俐落短发;睡觉时只能趴睡,稍微一动就痛到龇牙咧嘴,还经常半夜被痒醒,「像是蚂蚁从骨髓里钻出来的感觉」。

周小姐说,学生时期抠抓皮肤,会有白色皮屑掉落,很怕同学觉得恶心,即使天气炎热,她也总穿长袖、长裤来遮掩身体,但因为伤口流出组织液,浓汁会黏着衣服,她都要多带一套衣服备用;异肤的痒也影响读书与工作专注力,让她变得消极、自卑,觉得自己烂命一条。

周小姐表示,第一次发病就医后,使用类固醇治疗,但长期下来却出现水牛肩、发胖等副作用,大学时转用中医调理体质,病况却更加严重。直到5、6年前使用针剂标靶药物,终于让异肤获得稳定控制,可以穿上短袖、拥有良好睡眠品质,重获新生。

异位性皮肤炎病友协会理事长朱家瑜说明,异位性皮肤炎的治疗方式已有显著进步,包括外用局部药膏、免疫抑制剂、标靶药物等口服药物,及最新针剂治疗,大部分都有健保给付。使用口服小分子药物,基本上2天到1周就能明显止痒,打针治疗则约1周后开始止痒、1个月改善病灶。

此外,朱家瑜说明,异位性皮肤炎、过敏性鼻炎与气喘被称为「过敏三兄弟」,有五成病人在1岁前发病、八成病人在5岁前发病,根据调查,238名异肤病友中,先前有过敏性鼻炎者就有108人。

另一名29岁何先生,5岁起确诊异位性皮肤炎,伴随过敏性鼻炎与气喘,生活严重受影响,全身80%体表剧烈搔痒、发炎,时常抓到皮肤龟裂脱屑、流血流脓,全身伤痕累累。直到去年接受健保口服小分子标靶药治疗获得改善,用药一周皮肤退红,伤口明显好转。

朱家瑜提醒,异肤病友只要不迷信偏方,寻求专科医师帮助后,持续治疗就能稳定控制异肤,根据调查,中重度病友经专科医师治疗,状况可获得大幅改善,中重度病友比例从四成降至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