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鬼画符凭什么上天堂 你的涂鸦就住套房!?(下)
上周说道:「政治归政治,艺术归艺术」,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不可能。如同所有历史都包含了权力争夺与转移的部分,当代艺术的历史也一样,那么艺术史争夺的是什么呢?
就是-诠释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众多艺术家纷纷逃难到美国,欧洲的纷乱战火导致了世界艺术中心转移至美国。但并非艺术家移动到了美国,事情就结束,如同台湾的艺术家们总是会面临的一个难题:当我们把台湾放到全世界的眼光下来看,台湾的独特性是什么?当时的美国艺术界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他们在试着认同美国自身的艺术地位,以及如何去超越欧洲。
在这样的历史下,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冲出了战线。在此之前,欧洲的许多艺术家就致力于突破与瓦解图像的「幻觉」,开始重回专注自身的抽象情感。
▲波提且利,《春》,1482
幻觉的突破
幻觉指的是,用颜料来制造立体感、空间感与质感,例如:把小天使的翅膀画的如同真实的羽毛;将人的肌肤描绘的吹弹可破。在过去,艺术家表达「舞蹈」的概念,可能会用完美的肌肉线条与肢体动作来呈现,而野兽派的马蒂斯为了专注于自己对于舞蹈的情感感受,选用了明快的色调来暗示舞蹈的喜悦感受。
到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们从具体图像的那一端,更极端地靠近抽象意义的那一端,他们将颜料的各种滴流、涂抹、泼洒、刮擦等等行为视为艺术家自身的精神反应,每一个动作的当下都隐含有情绪。
(完整文章请看城市美学新态度)想追踪更多设计、艺术与生活类报导吗?点选疯设计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带你欣赏更多精彩创意!
※本文由城市美学新态度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