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疫情延烧 陆专家:将来世界的开放可能会是有条件的
印度疫情持续延烧,截至8日,印度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连续17天超过30万例。(图/路透资料照)
印度疫情持续延烧,截至8日,印度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连续17天超过30万例。印度疫情造成全球国家防控的重大考验,大陆疫情防专家分析,原先对全球的疫情预判是较为乐观的,但现在看来,将来世界的开放可能会是有条件、局域性的开放,而不是全球的。
此前,据《印度快报》报导,印度理工学院科学家设计的模型显示,印度第二波新冠疫情可能在5月11日至15日期间达到峰值,「活跃」病例达到330万至350万,而这个数字在5月底会下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日前在央视《相对论》,分析了印度疫情走势和对中国防控的影响。
他表示,其一,当前全球的疫情没有结束,中国外防输入的任务仍然非常重。
他又称,其二,将来疫苗充分接种以后,一些国家可能会进行互通,最终世界上的疫情完全控制住后,疫情的危重性就会逐渐减弱,但是这个时间现在看起来可能要延长。
他说,原先没有印度疫情的大暴发,对于全球的疫情预判会乐观一点,但现在看来,将来世界的开放可能会是有条件、局域性的开放,而不是全球的。
针对印度的疫情防控现状,张文宏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疫情防控主要看三个方面:公共卫生治理能力、老百姓的配合程度以及科技水准,各国可以给予印度一些帮助,「但是真正防控住还得靠自己」。
中国抗疫权威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8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一年多来,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总体上经受了疫情的第一阶段考验,但是仍不能忽视,现在全球的疫情形势还是非常严峻,再加上当前中国疫苗的接种率还不高,距离全民免疫还远远不够,所以仍然需要高度重视,谨防疫情输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