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扫地机器人就敢造车?企业疯狂造车靠谱吗?

有个扫地机器人就敢造车企业疯狂造车靠谱吗?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 吴涛)“我们造车有优势,已经做好扫地机器人了,就差其他的了。”这是目前科技联网企业蜂拥“造车”的真实写照

“造车 ”狂潮

1月11日,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两个月之后,3月30日,小米一纸公告宣布正式造车,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4月7日,腾讯联合上汽“准时发车”的一张发布会邀请函社交平台上流传,有不少网友怀疑腾讯要宣布“造车”,不过等来的却是上汽腾讯网络安全联合实验室的揭牌。

腾讯上汽合作“发车”邀请函。截图

苹果公司几次流出的专利申请也疑似和造车相关,甚至有消息称,苹果最快会在2021年9月份宣布造车,以致网友把名字都替苹果公司起好了,就叫“iCar”。

还有消息称滴滴将造车。不过截至发稿时,滴滴方面对此无回应。甚至制造高端扫地机器人的石头科技在4月9日也被传将造车。石头科技相关负责人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该项目与石头科技不产生直接关联,石头科技没有参与。

华为虽然几次否认造车,但网络上对华为造车的热议不减。为此,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近日还在2020年财报发布会上进行了回应:华为定位是做智能汽车部件供应商,相信未来会在智能汽车关键的子领域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如车联网、智能座舱、智能动力系统等。

近日,回应造车传闻的还有网易严选CEO梁钧,他表示目前网易暂时没有造车计划。

虽然华为、腾讯、网易等不少公司否认造车,但考虑到小米此前曾斩钉截铁地否认:“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如今,网友已经不信“这一套”,认为“愈发辟谣,可信度就越高”。

要说科技互联网企业造车,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的眼光是真“长远”的,在2014年,贾跃亭创办了智能汽车公司FaradayFuture(FF),足足比一众互联网大佬早了五六年,不过,结果把乐视拖垮了。

图啥?

智能汽车究竟有什么魔力,引一众大佬尽折腰?有分析股价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毕竟现在宣布造车,真正量产上市不知道是猴年马月

造车有多“难产”?你知道吗?贾跃亭创立的FF首款旗舰车FF 91到现在都没有实现量产上市,它目前更乐衷于——上市。根据FF披露的文件,截至2020年12月31日,FF的累计损失为23.9亿美元。

中新网记者从百度获悉,百度造车需要大概三年左右,这是基本的时间线,产品时间表会随着相关进展逐步披露。小米CEO雷军表示,小米的第一款车预计三年后,也就是将在2024年与消费者见面。

百度股价从2020年12月到2021年2月份最高点,足足翻了一倍以上。截图

造车“难产”不要紧,企业股价率先享受“利好”。记者注意到,在2020年12月初,百度在纳斯达克的股价还停留在约140美元左右,到2021年2月20日左右,百度股价冲破300美元,足足翻了一倍多。

国信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显示,2020年全球车企市值排名前十榜单中,特斯拉以6689亿美元的市值超丰田位居全球第一,远超大众、宝马等百年传统车企,十年间完成了市值从25亿美元到6689亿美元的飞跃。蔚来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以762亿美元的高市值排名第四。

易车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周丽君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科技巨头疯狂造车有抬升股价的因素,但这个并没有证据,不排除企业真正想造车。

周丽君表示,“互联网企业疯狂造车的关键是现在涉足这一块能赚到钱,汽车智能化改造是朝阳产业,发展空间很大,科技巨头不见得要参与整车制造,只要参与其中,无论是车联网还是雷达,都能赚到钱。”

如果这样说的话,滴滴也算入场“造车”了。在2020年11月16日晚间,滴滴发布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该车由滴滴联合比亚迪共同设计开发,针对网约车出行场景,在车内人机交互、司乘体验、车联网等多方面进行定制化设计。

记者梳理,即便不造整车,现在科技互联网企业也要和智能汽车扯上关系,BAT全部入局,阿里也有“斑马网络”,赋能汽车产业数字化。一时间,互联网“黑话满天飞,“打通汽车互联网链路”“为汽车行业赋能”“打造汽车安全底座”“构建汽车和用户桥梁”,等等。

“现在的智能汽车就好比智能手机暴发的前夜”“以后都移动办公,可能天天待在智能汽车里了”。基于“智能汽车是下一个十年”的商业构想,哪个科技巨头能容忍错过这样的机会?

靠谱吗?

行业公认,科技互联网企业造车其中一个明显优势就是智能驾驶。小鹏汽车曾发微博称,优秀的智能汽车必须得包括智能驾驶,即如何能够更加安全、舒适、便捷将用户运送到目的地。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不断迭代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出行方式。

百度汽车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其中一个目标就是用一个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成本,能够让L4级无人驾驶技术能够走向千家万户。

滴滴CEO程维预测,到2025年,搭载自动驾驶的共享汽车有望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新的迭代版本能够搭载滴滴自研的无人驾驶模块。到2030年,“希望去掉驾驶舱,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不过周丽君表示,L4级别的无人驾驶很难实现,不是车子的问题,是道路环境的问题,“科技巨头信息科技化优势突出,可以更好地实现软硬件结合,提升用户体验,更多的优势体现在高级辅助驾驶方面。”

国信证券分析,智能汽车时代,互联网巨头会占据一席之地,尤其是软件定义汽车,车载操作系统将成必争之地,互联网巨头发展潜力大。

现在看来,每家企业造车的原因和优势不尽相同。如,雷军称,“我们愿景是在未来汽车里面都搭载小米智慧生态链产品。”如果不是自己造车,哪家车企愿意在自己车里全搭载别家产品?

不过造车也有风险,实在是真的“烧钱”,贾跃亭的FF就是案例。但从历史看,科技互联网企业就爱“烧钱”业务,从百团大战电商大战,从打车大战再到社区团购,无一不 “烧钱”而起。

总之,造车真“香”,烧钱真“疼”,股价真“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