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革命领袖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表彰非暴力争取民主

领导雨伞革命黄之锋等人,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图/路透社

记者林彦臣综合报导

美国国会议员提名3位「雨伞革命」领袖角逐诺贝尔和平奖,领袖之一的罗冠聪对此的初步回应是,很高兴香港民主再次受到关注,同时香港的民主运动得到认可,让社会重新记起「雨伞运动」,要延续「雨伞精神」。

包括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卢比欧(Marco Rubio)在内的一批跨党派国会议员,致函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提名3名前学生领袖黄之锋、罗冠聪和周永康以及整个雨伞革命,角逐2018诺贝尔和平奖,表彰他们以非暴力的精神捍卫民主。

根据《卫报》报导,卢比欧发表的声明指出,黄和他的亲民主倡导者一直坚持对和平而有原则的承诺,奉行自由繁荣的香港,他们造成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这个城市本身。

但是香港当地则有不同的看法,官方香港电台引述泛民主派学者、浸会大学政治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家洛说,有关提名是应和美国总统特川普针对大陆策略,带有政治含意,此举是要向北京表达,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继续针对大陆的人权状况发声。

亲北京的民主建港协进联盟主席李慧琼形容此举匪夷所思;她指「占中」行动影响商业行为及带来不便,「占中」行动并非和平的事,提名和平奖对香港并无益处。

中国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说,此举只会产生负面效果,北京中央可能视为挑衅及外国势力介入香港内部事务,无助于香港及获提名人士的民主运动。

由黄之锋为首的雨伞革命,发生于2014年9月为期79天,几乎瘫痪了大半个香港,目的就是为了要求大陆的专制统治对民主让步,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当时的抗争者用雨伞保护自己,免于遭受警方催泪瓦斯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