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装不一定真原装? 立委批:进口油无人管
台湾油品频出包,消费者转往购买进口油寻求保障,日前坊间也流传「条码辨识法」,教民众从进口油品前三码辨认生产国家。但民进党立委陈亭妃11日召开记者会批评,市面上油品国际条码根本混乱难辨,同样都是标示义大利进口但国码却大不相同;并进一步指出,市面上外包装上写着「原装进口」的油,若是厂商进口大桶油来台再行加工、分装,现行并无任何权责机关进行监督、查察,所谓的「原装进口」油品恐有很大的疑虑。
▲民进党立委陈亭妃11日上午召开记者会,指出现行进口油品的权责管理单位不明,讽刺是「三不管地带」。(图/记者洪欣慈摄)
陈亭妃表示,消费者现在纷纷抢购进口油,但现行进口油的权责机关及法规并不明确,所谓的国际条码辨识法,经她到市场上查验,根本只有一个「乱」字可形容,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
她举例,瓶罐上写着日本原装进口的油,按国际条码会员国表格中的国码来看,应标示「84」,但实际上却出现「471」的台湾国码;同样写着100%义大利原装进口的油品,条码却有「489」和「417」两种不同状况,两个号码还都不是义大利的国码「800」,根本难以辨别与判断。
针对条码,财团法人商品条码策进会处长胡荣胜表示,国际条码基本上是让厂商自己处理,编码方式以各厂商为主,有可能是产地国编号,也有可能是在地国编号,最主要的功能是让相关单位进行资讯自动辨识,并无法靠那两、三码数字去辨识产地,消费者若要确认产品产地等资讯,须上网输入整串号码,进行资料查询。
至于媒体询问是否有条码标示不实开罚的案例,胡荣胜则说,因条码目前不属商品标示法规范范围内,因此仅有就厂商用假条码、私下转让等部分进行过道德劝说,但无法可管。
陈亭妃进一步质疑,若条码不能代表产地国,全都交由厂商自行标示,那厂商从国外进口大桶油品再行分装、加工添加,是否仍可以打上「原装进口」而无法可管?对此,卫福部食管署简任技正王贞懿回应,依法厂商要如实标示,若有加工、改装程序,外包装应有足够讯息,违者可罚4到20万,但「如果它没有写在哪分装,我也不知道」。
此说法遭陈亭妃痛批「发生问题才查验!」指出卫福部仅相信业者标示,没有稽查程序,厂商只要打上「原装进口」字样,就进入「无权责单位、无法可管、不用送检」的三不管地带,更可借此大赚一笔,原装进口的食品安全无法追究,要求相关单位应尽速厘清权责所属,订出完整追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