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印尼新住民体验故宫 东南亚语导览员介绍翠玉白菜
越南新住民范氏月(右1)指出翠玉白菜只有18公分高,但却雕工精细,令人陶醉。(移民署提供/李文正台北传真)
印尼新住民吴晓雯(右1)介绍商朝青铜食器「祖己鼎」,用生动的方式解说。(移民署提供/李文正台北传真)
为了让新住民消解国立故宫博物院珍贵的典藏,移民署台北市服务站9日办理「新住民多元文化活动」,将近有60位新住民,与导览员共同参观故宫,其中「翠玉白菜」精细的雕工,栩栩如生,令众人啧啧称奇,并称「真想咬一口」。
在故东担任东南亚语种子导览员吴晓雯,来自印尼,曾就读淡江大学资讯系,毕业以后与同乡结婚,因偶然的机会得知故宫开东南亚语导览的培训课程,因而参加受训,今日活动以生动方式介绍千年历史的商朝青铜食器「祖己鼎」,是古人用于「煮肉」,引来同乡姐妹说「好像涮涮锅呦」,引起众人大笑。
越南新住民范氏月,自致理科大毕业后,考取导游证照,并参加故宫导览培训,她喜欢翠玉白菜,冰清玉洁的感觉,其中最令人陶醉的是翠玉白菜只有18公分,但雕工细腻精彩。另外,越南人最喜欢的「莲」,也让越南新住民在欣赏宋朝汝窑的「青瓷莲花温碗」,产生很大的共鸣。
故宫积极推广博物馆教育并落实文化扎根,培训导览志工计划行之有年,包括英语、法语、日语、韩语等,去年再增办「东南亚语导览种子培训计划」,希望能为博物馆注入更多元丰沛的新能量,让故宫文物亲近不同文化族群,提供更优质友善的导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