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諮詢期訪港 夏寶龍沒談23條立法…分析指原因:免嚇怕港人外資

中共中央港澳办及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完成在香港考察,分析称,夏宝龙在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期访港,但没有高调谈及23条立法及政治,相信是为避免吓怕港人及外资。夏宝龙。中新社

中共中央港澳办及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完成在香港考察,分析称,夏宝龙在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期访港,但没有高调谈及23条立法及政治,相信是为避免吓怕港人及外资。

夏宝龙于2月22日至28日访港,是不足一年内第二次到港。去年港府公布夏宝龙4月到港考察时,已提到他会出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他当天致辞时提到,「『修例风波』这场港版『颜色革命』虽然没能得逞,但这是香港历史上永远抹不去的『伤疤』…它是悬在我们头上时时敲响的一口警钟,每时每刻都在警醒着我们!」

他又提到「游行不是表达利益诉求的唯一方式」,引起外界热议香港以后是否不可以有游行。

与去年相比,这次夏宝龙在港的行程有多处不同。据港府公布,这次夏宝龙到港是了解香港经济发展、地区治理等最新情况。他曾在茶楼喝茶、与青年对话、与工商界尤其是外商会面,以及与香港两个律师会会晤,了解基本法23条立法情况。

不过,夏宝龙这次没有发表公开讲话,即使是基本法23条立法正进行咨询。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向中央社表示,夏宝龙在23条咨询最后阶段到港,也于23条立法咨询完结当日离港,显示中央始终关注23条立法,他没有高调谈政治或23条立法,相信是不想吓怕香港人及外资,制造机会给外国批评。

他表示,夏宝龙来港前,香港特首李家超曾称,如果中央官员与香港特区官员有任何公开活动,政府会公布,即如果非公开活动,政府不需公布。

他又指,夏宝龙在港期间不少有地位的建制派人士谈及23条立法,或多或少也有代言的意味。当中有言论还表示,如果日后情况有变,还可以再立法。由此可见政治和国家安全仍是首要任务,只是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刘锐绍表示,夏宝龙也关注香港经济问题,但重点是「考察监督」香港如何改善经济,对港府施压。

他说,「北京认为已为香港扫除障碍,令香港『由乱到治』,之后『由治及兴』便是香港的责任。北京不会想香港问题的源头是北京的治港政策,这点是香港政府不能改变的。」

刘锐绍特别提到,另一个值得留意之处,是新任中共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农融也随行到港。

他说,农融从没有处理港澳事务的经验,在外交系统只有3年,之前处理中国大陆地方事务,突然安排他处理港澳事务,唯一解释是他在外交系统中曾担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

他说,目前西方资金不断撤出香港,将香港看成一个大陆城市,香港转向东协或中东等发展,安排农融入港澳办,可能是希望他在这议题上协助香港。

夏宝龙在港期间出席最少20场活动,会见区议员、地区人士、香港及海外商会等,听取意见。

有不具名的香港学者表示,北京官员到香港视察,所获得的资讯无可避免一定与实际情况有落差。现在香港的政治气氛和体制,与5年前无可比拟,北京官员如何努力,都没有可能看到全部真实情况,而这落差在过去5年严重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