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春批评「桃机赋」真够狠? 黄世宜提出2点分析

▲「桃机赋」引发争议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桃园国际机场赋被作家张大春批是「不像样的东西」,引发外界关注。不过,在瑞士教书老师黄世宜认为,「张大春对别人的批评还真是够狠」,一个人专业知识虽然独占鳌头,但可预留后来者创作与成长的空间,「创作,从来就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多一点温暖的批评,下手留三分,大家可以一起进步,为什么不做?」

黄世宜今天在脸书提出2点分析,表示看完了「桃机赋」,从古代汉语文学学术角度来看,张大春的分析的确无误,但下手可以更留三分,这是文人温润,也是知识份子多情;「就细节的理性分析来看,张大春是正确而精准的,但从创作的感性面来看,张大春对别人的批评还真是够狠。」

黄世宜认为,一个人专业知识虽然独占鳌头,但可以预留后来者创作与成长的空间,「因为创作,从来就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多一点温暖的批评,下手留三分,大家可以一起进步,为什么不做?」她举例欧洲公共建物文艺字样,都采用已作古的、已获广泛公评者的作品摘录,这样的好处是,一方面作品受过时间考验,必定具备文学的价值,也可以避免还活着的当代文人互相批评轻视,就像这次。

黄世宜还说,一件风波让她真正难过的是,「堂堂一个台湾国际机场,竟然不会去找一个已具公评与威信的台湾文学经典?!这一个风波让我发现,台湾文学史在台湾基础教育的空白,非常,非常荒芜。」且人还活着,他的一生本身就是无止尽,没有完美,只能趋近完美的创作,「所以叫还活着的人,挑起公共文艺空间的创作责任委实太沈重,太沈重。」

桃机赋我看了,我的想法是这样的:1. 从古代汉语文学的学术角度来看,张大春的分析的确无误; 但下手可以更留三分,这是文人的温润,也是知识份子的多情:没错,就细节的理性分析来看,张大春是正确而精准的; 但从创作的感性面来看,张大春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