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华/韩流来袭如何抵挡

电视制作柴智屏认为经典不应封存,斥资重拍《流星花园》。(图/翻摄自网路

文/张家华

你还记得「流星花园」吗?这部校园青春爱情剧刮起了台湾收视偶像剧旋风,形成广泛回响,并带动台湾制播偶像剧的风气,自此观众有了新的收视内容型态。而随后的「MVP情人海豚恋人、我的秘密花园」等,也延续偶像剧的收视热潮,甚至「西街少年」的片尾曲「我难过」也在近几年被喻为神曲广为传唱。

但是台湾观众现在还流行看台湾偶像剧吗?可能不是。默默地台湾偶像剧被国外戏剧打败了,从以前哈日、哈美,到现在哈韩,台湾近几年吹韩风,吹到台湾失去了自我,时下民众韩剧、疯韩星、学韩国妆容穿搭,只要在任何东西前冠上「这是韩国现在最流行的…」,台湾人就趋之若鹜,这是为什么?我想是韩国影视产业长期带来的涵化结果,因大量接触韩剧、韩星,而开始向往成为他们的样子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某些台湾人崇洋媚外的心态有点严重,认为国外的月亮总是比较圆,造就现在韩风肆虐的景况,推崇任何国外文化本来就没有对错,每个人有自己的喜好与选择,韩流确实有它威风之处,但最糟糕的情况是自己看不起台湾文化与影视产业,总认为台湾影视内容不具吸引力目光永远停留在国外的影视内容。

黄河莫允雯出席《植剧场》梦里的一千道墙首映(图/记者张一中摄)

另一方面,台湾若如法炮制了国外节目,不难见到被批评「这就抄袭阿没有创意」,并很直接地影响到收视率,举例来说韩综「Running Man」受到大家喜爱,因此中国也向韩国购买节目版权,联合制成中国版「奔跑吧兄弟」,在中国创造出相当高的收视率,也因此红到台湾来,可是台湾人有因为是模仿的节目而抵制拒看吗?我想应该没有。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现象?国内的月亮永远无法比较圆吗?

我想台湾影视产业还是很努力在制做优质的内容,例如近几年的「麻醉风暴」,挥别以往以爱情为主轴医疗剧,播出后深获好评,又如「一把青」,以国共战争背景时代剧,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下描绘出女性的坚强,佳评如潮,两者亦获得金钟奖肯定,又如最近讨论度很高的「植剧场系列」,创新的题材更让大家改变对台剧印象

想说的是模仿的内容并非完全不好,如何从中走出自己的特色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原创的内容更具有价值,如果又能受到观众喜爱就更棒了,因此台湾如何发挥才能,并塑造自己的特色,创造出更令人感动、赞许的内容,让台湾人以本国影视产业为傲,形成人人追台剧、看台综、赏国片,国外吹「台风」的情景,我想除了需要靠台湾人才和影视产业的努力之外,也需要台湾人暂时关掉韩风,重新欣赏自己的美,给自己一个肯定的机会,或许台湾影视产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但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能创造台风。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张家华,国立中正大学电讯传播研究生,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