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疫苗的不实讯息剧本 一起来打「谣言疫苗」(上篇)
AZ疫苗3月22日全台开打,台湾正式加入了全球新冠疫苗施打的行列。疫苗防疫战要能够成功,除了疫苗本身的医学技术,同时,整个社会民众也必须获得准确而充分的疫苗资讯,不会因不实讯息与阴谋论而动摇接种意愿。
已开始接种行动的许多国家,正面临疫苗不实讯息与阴谋论的严峻挑战。串连全球99家事实查核组织的「新冠事实联盟」(CoronaVirusFacts Alliance)的新冠查核报告资料库显示,自从2020年底全球疫苗行动展开后,各组织查证的不实讯息,近半是关于疫苗。
由Graphika、华盛顿大学、史丹佛大学、纽约大学等多家不实讯息与媒体研究机构与学术团队组成的「病毒专案」(Virality Project)3月初发布了〈疫苗不实讯息与沟通行动计划〉,建议各国公卫机关先发制人,与人民沟通可能出现的不实讯息,以「提前破解」(Pre-bunk)的策略,协助民众对于这些谣言「免疫」。
世界各国出现的不实讯息,随着疫苗发展进程,不约而同的展现了相似性。台湾事实查核中心根据「病毒专案」的架构、不实讯息研究机构《First Draft》的新冠疫苗网路论述与不实讯息研究,以及各国事实查核组织的报告,整理出疫苗从研发到推动接种等四个阶段,可能出现的不实讯息「剧本」或者「套路」,共分为上、下两篇,让我们掌握这套剧本,共同接种「谣言疫苗」。
▲新冠疫苗各时期的假讯息样貌。(图/事实查核中心提供)
其中,「政要打假针」是最好的案例之一。当世界各国政治领袖为了提升民众信心、带头公开打第一针,社群平台往往随即出现「打假针」的说法。该谣言先后出现在美国、土耳其、南非、澳洲、香港、马来西亚,而当行政院长苏贞昌3月22日公开打疫苗时,也发生在台湾。
从此案例可知,当台湾推动疫苗接种计划时,若能掌握疫苗不实讯息的剧本,就能够提早因应,避免假讯息引发的恐慌和焦虑;让民众能取得准确疫苗讯息,科学防疫。
【疫苗施打初期】宣称新冠疫苗安全性有问题 会伤害接种者
「病毒专案」指出,反疫苗团体常常扭曲主流媒体与官方关于不良反应的报导或数据,例如不明原因的死亡案例、接种后的不良作用,把单一事件与或未经证实的个人不良反应描述成普遍现象。这些「证词」往往容易激起人们强烈的情绪反应。
专家对《PolitiFact》表示,随着愈来愈多人接种,网路上势必会出现更多宣称疫苗副作用的说法,大众将面临如何辨识这些「证词」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疫苗施打增加,相关的谣言会陆续转移针对可以接种的群体。例如美国5月10日批准12-15岁受试者接种辉瑞疫苗后,网路上旋即出现大量讨论资讯,当中不乏「参与辉瑞临床试验的儿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我们牺牲儿童来保护大人健康」等没有根据与充满误导的谣言。
【疫苗施打初期】与死亡案例的不当连结
在世界各国,都有许多「疫苗接种后死亡」的传言,引起人们的恐惧。尽管这些死亡案例往往为真实事件,也的确发生在死者接种之后,但传言对于「主管机关仍在调查是否与疫苗有关」、「死者本人患有重病」、「死者是高龄的高风险族群」等相关脉络与实际背景情况只字不提,让阅听者很容易被误导,以为接种疫苗会有致死风险。
事实上,截至目前,各国主管机关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个案的死因皆是由其他的健康或疾病因素所引发,迄今并未有证据显示与新冠疫苗有关。
今年1月15日,挪威药品管理局通报有23起接种疫苗后死亡案例,并正在调查当中13位死者的死因。尽管18日挪威当局表示并无证据显示疫苗与死因有关,但相关消息早就以「挪威有23个老人注射疫苗后死亡」等缺乏上下文的形式传遍全球,甚至宣称挪威已经停打辉瑞疫苗、或是「注射后几小时就死亡」。
包括德国、西班牙、芬兰、菲律宾、美国等多国事实查核组织都发布了查核报告,解释「注射疫苗后死亡」与「因为疫苗死亡」的差别,厘清最新资讯。根据挪威当局释出的资料,被调查的13个案例都是80岁以上的重症病患。
在邻近的日本,3月2日传出首起接种后死亡案例,该消息随即在海外社群平台上流传,宣称「又一个辉瑞受害者出现在日本」。法新社菲律宾事实查核团队引用日本官方报吿指出,该名60多岁的死者死于「蜘蛛网膜下腔出血」(Submucosal hemorrhage),是一个40至60岁较常见的情况,没有证据显示与疫苗有关。
▲菲律宾脸书贴文宣称:「又一个辉瑞疫苗的受害者出现在日本」。日本官方表示,无法证明死因与疫苗有关。(图/翻摄自法新社查核报告)
另外,知名人士的死亡也会格外引起关注,包括美国传奇棒球选手Hank Aaron、1980年代的中量级拳王马文(Marvin Hagler)日前过世后,反疫苗团体将这个案例描绘成接种后的可疑死亡案例。美国事实查核组织《PolitiFact》、《法新社》查证均显示两人都是自然死亡,与疫苗无关。
▲在脸书流传的图片上文字宣称:「『惊奇马文』在接种后死亡」、「拳击传奇对抗疫苗副作用不治,享寿66岁」。事后马文被为自然死亡,其生前有无接种疫苗并不清楚。(图/翻摄自法新社查核报告)
【疫苗施打初期】个人接种经验分享渲染不良反应
在日前SMC新兴科技媒体中心的记者会上,专家们解释了疫苗「不良反应」的相关迷思:接种疫苗后发生的任何不好的情况称为「不良事件」,但不一定与接种有因果关系,在没有施打疫苗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发生。直到调查确认有因果关系的,才叫做副作用。
从疫苗去年12月开始施打后,各种宣称是疫苗后不良事件的传言与影像在网路上流传,影射是打疫苗的副作用。在各国查核组织查证下,部分影像的确是在疫苗接种后发生,但尚未确认与疫苗有关连;有些则是移花接木。
《PolitiFact》检视了一系列号称是接种疫苗后剧烈颤抖或抽蓄的热门影片。报告引述专家指出,目前都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些症状是由疫苗所引起,强调这些不良反应事件都需要经过严谨的调查检视,若从单一事件轻易做出结论,非常危险。
《法新社》也破解了一个宣称是「施打疫苗后倒地」的影片,以英文、法文、捷克文、罗马尼亚文与西班牙等版本在网路上广为流传。查核团队找到了影片拍摄地的阿根廷医院,医院表示影像中是一位有癫痫历史的女性,其并未注射过新冠疫苗。
▲在脸书上热传的影片,宣称影像中的女子在施打疫苗后倒地。事后被证实为不实讯息。(图/翻摄自法新社查核报告)
【疫苗施打初期】孕妇缺席疫苗试验导致谣言不断
关于疫苗对于怀孕妇女是否安全的话题,也在社群平台上一再被提及。多篇传言列出了数个美国医护人员在接种疫苗后流产的案例;另有传言指接种将使孕妇绝育、流产,或是小孩自闭症。
相关的事件也发生在台湾。台湾疫情指挥中心5月10日公布1名接种后才发现自己怀孕、最终流产的案例,消息受到多家媒体报导与讨论。
不过包括台湾案例在内与国外的网路流产案例,迄今都无法证实接种者的流产与疫苗接种有因果关联。
例如一篇贴文是从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ERS」抓出了10个流产的报告,《法新社》查核团队解释,VAERS是记载所有疫苗施打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报告,但无法确定是否由疫苗所引发。台湾事实查核中心在2月一份关于辉瑞疫苗的查核报告中也访问专家,介绍VAERS系统。
专注医药健康议题的美国查核组织《Health Feedback》也发表了至少两篇相关的查核报告。其指出,由于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皆排除孕妇参与试验,因此关于孕妇接种者的数据的确相对缺乏。现有的动物试验的结果认为新冠疫苗并不会造成孕妇额外的风险;相反的,如果孕妇不接种疫苗而感染新冠病毒,反而会对胎儿有害。
《PolitiFact》表示,目前美国核准的三款疫苗,都还没有特别进行孕妇的试验,不过辉瑞已经启动涵盖4000名怀孕接种者的临床试验研究,Moderna也建立了登记网站,追踪已接种的孕妇情况,但结果可能还要几个月才会出炉。
▲一篇贴文列举了10个接种疫苗流产的案例,但无法证明与疫苗有关。(图/翻摄自法新社查核报告)
【疫苗施打初期】对疫苗有效性与必要性的质疑
「病毒专案」指出,反疫苗行动者与网红利用新冠疫苗对于预防传染的有效性的不确定性,扭曲药厂的资讯,表示疫苗是无效的。他们发布一些带有误导性的「疫苗接种者仍感染新冠」的报导,强调「反正接种仍然会感染」,试图加深人们对于疫苗的犹豫与怀疑。
例如在美国国会山庄被闯入事件发生后,三名甫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的国会议员事后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也引发关于新冠疫苗是否有效的讨论。
另一方面,除了反疫苗团体的推波助澜,民众对于疫苗保护力的理解有误,也可能会在看到相关资讯时,受到被误导。台湾日前也有机师打完AZ疫苗9天后发病确诊的首起案例,受到高度关注;疫情中心当时解释,疫苗的有效性本来就不是100%,且需要至少12天来产生保护力。
《华盛顿邮报》采访约翰霍普金斯学院传染病学家纳尔·巴·泽夫(Naor Bar-Zeev)指出,这一类需要两剂的新冠疫苗,只有在完成两剂的施打后,才能得到最好的保护效果。他也重申,第一剂施打后,至少要12天之后才会开始有预防感染的效果。
「接种疫苗仍然会感染新冠、甚至死亡」的网路传言也在台湾出现。一则脸书贴文宣称美国波士顿两名华裔医生打完两剂辉瑞疫苗后,仍然感染新冠病毒且病逝。台湾事实查核中心采访了两位华裔医生的家人,家人证实了两位医生的死讯,但强调他们生前皆没有接种新冠疫苗。
▲脸书贴文宣称两名美国华裔医生在接种两剂疫苗后仍然双双重症过世。台湾事实查核中心采访到医生的家人,后者表示两位医生生前皆未接种疫苗(图/撷自台湾事实查核中心报告)
2月中,一则反疫苗人士的贴文在脸书上表示:「现在你需要3剂疫苗、2层口罩。这些(确诊)数字不断的上升,因为这些作法通通没用。」这篇质疑疫苗功效的贴文获得近600次的分享。
▲反疫苗人士在脸书上宣称疫苗与口罩皆无法有效减少新冠确诊病例数量。实际上有许多研究都陆续证明疫苗的防护效果。(图/翻摄自USA TODAY查核报告)
《USA TODAY》查核团队表示,由于其他防疫措施的同步进行(如戴口罩、减少室内集会与旅行等),实务上很难单独衡量新冠疫苗的抗疫效果。不过,仍有不少数据显示疫苗发挥了一定的效用。
一份针对美国梅奥医院(Mayo Clinic)体系、跨越多州的研究显示,在3.1万名已经接受至少一剂疫苗数周的医护人员与长照病患中,新冠确诊比率持续下降;而没有接种的对照组感染率持续上升。此外,数据显示,跟没有接种的新冠病患相比,接种后才确诊的病患的住院比率也显著较低(3.7%对比9.2%)。
【疫苗施打初期】接种前后「什么能做」及「不能不该做」的偏方消息
最后,关于有意打疫苗的族群,网路上也有许多所谓「打疫苗前、后的注意事项」在流传,但绝大多数都没有科学根据。在台湾,事实查核中心查核过宣称「打疫苗前吃饱、喝一杯250cc温水可以避免产生不良反应」;在印度,则有「女性生理前前后五天不要打疫苗」的说法,已有多家查核组织查证为「不实」。
台湾儿童感染症医学会理事长邱南昌,以及林口长庚医院感染医学科医师黄景泰接受台湾事实查核中心采访时表示,民众放松心情,在健康身体状态下,应能减缓晕针、轻微不适的症状发生的风险,「吃饱、喝温水」与不良反应没有因果关系。
此外,关于「打疫苗后不能喝酒,否则会减少疫苗有效性」的说法也非常热门,包括美国、印度、印尼等国的查核组织都发布了查核报告,包括卫生主管机关、疫苗厂商皆表示迄今没有科学证据证明该说法。
▲在台湾流传的「打疫苗前要吃饱、喝温水」的网路贴文。(图/翻摄自台湾事实查核中心)
▲有关于「生理期前后打疫苗会减少疫苗免疫力」的不实讯息在印度广泛流传。(图/翻摄自印度查核组织《Newschecker》)
热门点阅》
► 吴昆玉/蔡总统如何面对这个灰色的520?
► 别一个劲往急诊冲!台湾进入第三级防疫 我该做什么?
► 蔡诗萍/疫情、缺水、停电三连星!政府究竟怎么了?
► 一线急诊医师沉重呐喊 「抢做筛检前 你该先想想!」
●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台湾事实查核中心」,原标题为「【打击Infodemic上篇】掌握疫苗的不实讯息剧本 大家一起来打「谣言疫苗」」。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