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癌症上升趋势明显!突破“男”言之苦,前沿治疗让最后一个阶段获得新生

“前列腺被称为男性的“生命腺”,然而在这条生命腺上发生的癌变却成了“男”言之苦: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为隐匿性强,发病率和死亡率显双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的董柏君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的姜昊文教授指出,前列腺癌作为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与膀胱癌、肾癌并称为“男性泌尿三癌”,更强化早诊早治意识。

最新的数据显示,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2022年,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数约达13.4万,死亡病例数约达4.75万,分别位居男性肿瘤发病的第六位和死亡的第七位。

同时,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显示出了明显的地区差异,城市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一些中等城市的前列腺癌发病率较高,上升趋势更为明显。

董柏君教授表示,

一方面,与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筛查的普及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人口老龄化、饮食习惯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西化密切相关。由此,从预防的角度,董柏君教授建议,大众应控制肥胖、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并避免久坐、少喝酒及少吃高脂肪食物。对于50岁以上的男性、以及有前列腺癌家族史和其他高风险因素的男性,则建议定期进行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PSA是最重要的前列腺癌筛查指标,一旦发现PSA升高,就需要高度警惕”。

由于发病隐匿,早期并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前列腺癌被视为“沉默的肿瘤”,有中老年男性“隐形杀手”之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都有尿频、尿急、排尿不畅等共性的症状,前列腺癌很容易和男性常见的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炎造成混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前列腺癌的早诊早治,等到疾病发展转移至膀胱、骨骼等组织器官时,患者往往已错过了最佳的治疗窗口期。

目前,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段极为多样化和多元化,涵盖了手术、放疗、化疗、核素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应着处于不同病程阶段的患者,讲求“因症施策”。具体来讲,放疗以及手术治疗往往针对早期局限性的前列腺癌,对于晚期的前列腺癌,已有的临床实践表明,系统治疗或者药物治疗的方式,能达到患者获益最大化。

而在前列腺癌的众多治疗手段中,内分泌治疗成为了中晚期前列腺癌的基石疗法,这是一种通过减少或去除体内雄激素产生或抑制体内雄激素活性而达到治疗目的方法,主要包括去势和抗雄治疗。

姜昊文教授表示: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是前列腺癌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治疗颇为棘手,因为这类患者对于现有的激素治疗或者传统内分泌治疗都不再敏感,且出现了骨转移、淋巴转移或者脏器转移,这就意味着该类患者的预后极差,一般的中位生存期低于三年。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中,会采用一些新型的治疗方式,包括新一代抗雄药物的新型内分泌治疗。”

董柏君教授指出:“相比较第一代的抗雄药物,新一代的雄激素受体抑制剂不仅直接能与雄激素受体结合,还能通过抑制雄激素发挥作用的一些关键靶点来发挥疗效。恩扎卢胺扩展治疗领域后,直接惠及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对雄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是第一代抗雄药物比卡鲁胺的5-8倍。目前,新一代的雄激素受体抑制剂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的疗法成为临床上用于转移性前列腺癌一线治疗的首选。与此同时,这个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也涵盖晚期前列腺癌每个疾病阶段的,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和全病程管理提供了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