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传产跟抢人怪兽台积电做邻居 如何躲过缺工潮、年年扩编15%
新代科技董事长蔡尤铿(左2)、行政总监黄芳芷(左3)。(摄影・陈宗怡 )
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的全台扩厂、高薪抢人,让科技业人才荒越演越烈,尤其台积电总部坐落的竹科,众多业者感叹,找人好难。
令人意外的是,就在紧邻台积电竹科总部、抢人海啸第一排,一家财力、资源都远不如半导体大厂的传产企业,却照样年年超标达成扩编15%的人才招募目标。
以去年为例,它的台湾新工程师招募目标为75名,却一口气超标找到121位新血加入团队,也靠着两岸平均年龄不到33岁的1200名青年大军战力,带动技术升级,从零组件厂进化成智慧工厂完整解决方案供应商。
去年,在客户订单量价齐扬下,缴出年营收上看100亿元、近5年暴冲近3倍的成绩单,成为两岸销量最大的台制工具机控制器王。
它,就是1995年创立的新代科技,带队突围的灵魂人物是董事长蔡尤铿与行政总监黄芳芷这对夫妻档。
谈到新代科技主力产品工具机控制器,泷泽科总经理戴云锦指出,这向来是日本发那科、三菱,或是德国西门子等国际大厂的天下。过去无论是有国家资源挹注的工研院,或机电股后、工具关键零组件大厂上银等业者都曾抢进工具机控制器市场,只可惜基于品牌、稳定度、售后维修等诸多原因,最终几乎都不成气候,「我们也很想用(台制品),但顾客不愿意用,我们也没办法。」戴云锦说。
不仅如此,黄芳芷回想创业初期也说,最早在新竹国小对面5楼老公寓创业时,因为太简陋,很多求职者甚至怀疑是诈骗,到楼下一看就会关掉手机走人。人资还必须先与求职者约在新竹火车站碰面,再一路护送到公司,才能与求职者面试,根本没有挑人的权利。
面对这样艰困的处境,蔡尤铿夫妻档凭什么逆势胜出,打造出快速成长的高人气企业?
3大关键是,一堂特制的产学研习课,接着展开把员工当明星的口碑行销,最后是把传产公司当科技业经营,对标台积电、联电等竹科薪资最好的前10%企业为基准。
年砸数百万办实战课程
先看,新代科技人才招募战中最特别的一堂特制的产学研习课。
这堂课的内容既非企业传统自我宣传的说明会,也非让学生比创意的科学竞赛,而是藉解决问题过程去培养人才的活动,是一次为期最长两个月,吃、住全包的夏令营模式。包含相关设备、师资、场地费用等,每场次成本达数百万元之高,并邀请大专院校相关科系师生参加。
重点在于将新代或它客户的生产制造难题,转变成为研讨主题,利用一个月的理论探讨,先找出可能的解决提案,再花一个月进行实作验证,覆盘、再验证优化,最后再从实务角度,比拚出最佳方案得主。最佳团队能获得一定奖金鼓励,同时会在每年8月台北自动化展期间,于新代科技的摊位中展出,搜集真实客户的反馈。
像是去年的考题,如何帮助机壳厂用机器人替代组装线的人力,降低人力成本?结果透过该课程,反而发现本以为导入AI视觉辨识,就能取代品管人员的假想是错的,贴标签的工作保留人工较有效率。
这种产学合作育才的活动为何对新代那么重要?黄芳芷分析指出,在招募人才的大战中,一个最基本,也最关键的决胜点是,求职者心目中的知名度,因为大家都知道台积电,但没人知道新代,当然就不会有人选择新代。
因此虽然投入的人力、时间、经费都比别人更高,但黄芳芷认为,相当划算,因为这让她比同业更早一步在校园打出知名度,高比例的社会新鲜人愿意上门找工作,正是该公司即使在抢人大战下,依然能达成每年扩编15%的一大关键。
「不办,(招聘的)人应该全去台积电,但办了,我们就可能留住三分之一的人才。」黄芳芷说。
打造员工当企业明星
再来是,一种把员工当明星的口碑行销。
虽然靠扎根校园打开知名度,但初期依然只能找到零星人力,无法彻底解决人才荒。该公司另一扩大战果的做法,就是杠杆自家成功案例。
「大企业做不到的,就是我们的机会。」蔡尤铿说。
意思是说,像是台积电这种超级企业的盲点,就是每个人的工作,都因应企业需求,被精准的安排在特定地方,动弹不得且单调乏味,个人表现不容易被注意到。而新代这种发展中的企业,反而相对有舞台,让员工学习多元技能,展现自我能力,容易找到自信心,甚至变成企业明星。
该公司的口碑行销重点,要传达的是,这是一家「有独当一面、表现自己」舞台的企业,与去台积电「当小螺丝钉,听命行事」不同。
落地的做法是,让好不容易招募到的年轻人,经过类似上述课程的培训模式,以自家公司为舞台,学会解决企业实作难题的模式。此做法让新进员工更快找到方法建立战功,之后再包装成企业明星,让他们有能清楚表达自己如何快速独当一面的故事,方便引导自家的学弟妹熟悉这家公司,形成口碑行销,在扩大知名度的同时,也靠亲近性来提高胜算。
特别的是,他们不一定挑最强、最厉害的人,反而更愿意给有热忱,但还欠缺一定基础实力的求职者机会,愿意经过培训,让其变成最适合企业的人才。
像是刚进入新代不到半年的成大航太系毕业生李建德就说,除了学长姐推荐,让他选择新代外,他更喜欢的是,刚进公司头3个月,每天下班有1小时的读书会培训机制,让自己非科班出身、还不及格的软体撰写能力被快速补强。现在他已经能独立作业,满足客户需求,「可以增强能力,学到东西,是我喜欢这里的一大原因。」李建德说。
最后是,一个把传产当科技业经营的信念。
传产企业开电子厂薪资
「蔡董(蔡尤铿)从一开始就不把自己定义为工具机或传统产业,而是把自己定义为电子业,起薪、福利都比照电子厂。」从新代草创就一路力挺至今的老客户、升岱副总经理江岱谦说。
因此,新代虽属工具机产业,却敢发科技业一线大厂的月薪。但这对蔡尤铿来说,这却是不得不为的一步险棋。
虽然靠着长期投入的高水准技术人力,开发出价差比国际大厂便宜一半、类似安卓开放平台的高性价比产品,但当时却也受制于市场几乎全被日本发那科、德国西门子等国际大厂垄断,产品一度乏人问津,陷入客户及获利都难有成长、赚不到钱的困境。
逆转契机,在于中国工具机厂近10年崛起带来的新需求。
江岱谦从旁观察指出,中国红色供应链崛起,代表的是一群尚未开发的新用户。它们对性价比敏感,不爱国际大厂价格高昂的关键零组件,也不希望被产品绑定。这反而给了便宜、走开放式平台的新代控制器一个关键突破口。新代成功打入这块新市场,业绩爆发,成为两岸销量最大的台制工具机控制器王。
由于控制器本就是工具机成本占比最高达5成的高毛利率关键零组件,加上从零件制造进化成智慧工厂完整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升级,带动订单价量成长,让规模壮大的新代能有好薪水,拿下关键人才,甚至向外购并买到关键技术,进而创造出更高利润,来提高薪资,进入人才招募的正循环。
展望未来,这对夫妻档坦言,在全球经济疲弱下,想要度过景气寒冬,他们依旧相信关键仍是人才,「人才的投资,就是最好的投资,因为企业好坏的关键,不在老板,而在于员工。」蔡尤铿说。
商业周刊18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