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面对水情告急、绿能不足 台积电与晶片业者该如何挺过产能危机?

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台湾逆势写下佳绩半导体晶片全球争抢,「护国神山台积电更是订单塞爆,积电、晶片业、科技厂大举加速在台湾北中南新厂,在一片看好之际,潜藏诸多危机

台湾降雨量在2020年创下52年来新低,今年各水库蓄水量持续下降,春耕也因此停灌休耕,极端气候让台湾陷入缺水的新常态水情告急。在全球晶片大缺货之际,国外买主原已忧心产能过度依赖台湾,在水情拉警报之后,供应短缺问题更加恶化,台积电、联电等晶圆代工厂虽然启动水车载水备战,但长期缺水将导致晶圆厂扩厂受限制

除了用水危机,台积电在2020年起陆续发布了包括签署离岸风电购电协议、2030年生产设施使用25%以上的再生能源、加入RE100组织、2050年底前100%使用再生能源等目标,其他业者亦陆续跟进。然而以目前风、光为主的再生能源设置方向,若不加速开发其他再生能源,几年后除了无法满足台积电的需求,更不足以供给其他科技业者需求,面对此一问题,台积电等业者受到了订单的压力,也只能先扩厂增加产能再想办法解决绿电的问题。

再生能源除太阳能与风电,还有海洋能、小水力生质能、地热能等,其中国产小水力发电机组技术供应链逐渐成熟,多家业者2021年合作筹组「台湾小水力绿能产业联盟」,希冀推动小水力来解决台湾电力问题,然而遇上1964年以来最大干旱,只能等待旱情解除。

海洋能包含波浪能、海流能、潮汐能温差能等,可以全天候进行供电,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能量特性,更是零废弃物零排碳的发电方式,从长期的能源结构效益来看,纳入海洋能将有助其他能源的互补性

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448公里,具备了发展海洋能的先天优越条件,从东北角与澎湖地区的波浪能,到东部的温差能与洋流能,开发潜能高达数十GW,然而各界对海洋能发电方式却知之甚少。其实台湾发展海洋能技术已超过20年,然因技术成熟度远不如风能和太阳能,产业链也尚未形成,因此提及再生能源或绿能,上自政府单位、下至一般民众只知有太阳能与风力能,不知其他各种不同的技术,更遑论投入海洋能技术研发。

海洋能相关技术仍在摸索中,包含能量撷取转换装置与海事工程等,亦须长期监测各海域水文与天候资料,这都需要大量经费、长期投入研发及政府政策支持,然而近年政府对海洋能研发补助经费却大幅缩减,其中经济部110年公告的「110年度再生能源电能趸购费率及其计算公式」,取消原已逐年调低的海洋能趸购费率,使得海洋能业者投入研发的意愿大幅降低。

「净零碳」是全球趋势,用电需求「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政府需要善用台湾海洋优势,超前部署,提供优惠政策,积极盘点潜力海域,重新检讨并加速海洋能源开发,培养人才,鼓励台湾具有技术实力业者投入研发,民众亦应多了解并支持海洋能发展,除可补足2025年后台积电等业者与民众的电力缺口,更不会重蹈风力发电必须引进国外技术而无法国产化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