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如何发展核融合洁净能源产业

国内产业在未来净零排碳的规范要求下,对绿色能源、尤其是下一代的洁净能源的需求更加迫切。图/摘自Pixabay

国际间已有欧美日等国积极推动核融合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应用,然而,国内对此仍存观望态度,这种现象令人担忧。面对国内产业的持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净零排碳的规范要求下,对绿色能源、尤其是下一代的洁净能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此外,对于台湾作为护国神山之一的台积电及其半导体产业供应链来说,随着人工智慧(AI)和算力需求的增长,不仅在制造制程上需要更大量的电力支援,而且衍生出的资通讯端应用产品的制造,以及终端数据使用者等方面的电力需求日益庞大。

这不仅涉及到支持这些产业、公司在台湾的持续发展,抵御国际地缘政策的影响,而且需要确保它们能够在净零排碳的竞争环境中持续生存。因此,在这样的浪潮下,新一代的洁净能源供应不仅关乎产业的竞争力,也关系到国家整体实力(特别是在AI和算力领域),甚至可能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核融合能源被认为是洁净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且商业化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因此,我们不再需要争论是否应该发展核融合能源,而是应该如何积极参与,并确保能够及早获得这一新能源。此外,由于国际间正积极倡导国际合作共同推动核融合产业的发展,我们更应抓住这一个机遇,迅速找到适合我国发展的角色和参与项目,确保我们在这一场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

为此,建议政府参考日本政府的做法,带头打造基础平台,并在政策上宣导以及研拟核分裂与核融合分隔的监管机制。同时,政府应该通过资金支持学术机构和民间企业,厚植国内的研发实力,并组织产官学研的联盟,以形成国家团队。

■比照竹科发展模式,筹建核融合能源科学园区

为加速核融合能源的落地发展,可以借鉴设立竹科的经验,在南部筹划建设核融合能源科学园区,作为产官学研的聚集地;同时,吸引国际相关公司在台湾进行商业应用系统的共同设计、共同开发及生产制造,最终推向全球市场,如此台湾有望成为全球核融合洁净能源的商转产业中心及基地,这一措施不仅能维护、支持、加强台湾半导体业的国际关键地位,更因核融合洁净能源产业具有兆元级的潜力,其规模将远超过半导体产业,可谓是其数倍。这个新兴产业将有潜力成长为台湾经济的第二重要支柱。

■投资国外相关新创公司,与国际产学接轨

另一方面,建议透过投资国外洁净能源新创公司的方式,以加速国内产研业与国际的接轨。值得一提的是,可依循2016年国发基金及科技部联手执行台矽计划,投资美国中经合创投。透过奖励机制的设计,成功引导其基金投资组合公司中的美国核融合技术新创AlphaRing公司与台湾产学界链结。

聚界子公司在台湾的设立,不仅是为了支援其美国母公司的全球业务发展,同时也为其寻找产业策略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开发商用系统。另为招募培育核融合人才,聚界也设计推出离子束系统,与清大、成大等校合作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实际操作实验,获取实务经验并与所学理论互相验证。进而透过与国外重点核融合教研机构如UCLA、UC Berkeley及MIT等展开国际共研计划,促进人才培育及技术交流。相信政府可透过类似国发基金等政府基金投资的方式,协助国内产研业加速引进国际人才和创新技术,为我国在核融合洁净能源的国际链结上开启快速通道。

更希望和硕董事长童子贤所提的「得核融合者得天下」震撼性言论,能立即唤起产官的危机警觉,促使各界加速共同协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勇敢地投身核融合技术的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加速建构我国的洁净能源产业聚落,以打造第二座护国神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