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金融、科技、农业:农业保险之发展

农业保险科技化是帮助作物产区产量提升与收入稳定的重要手段。图为台风过后果园落果严重。图/本报资料照片

自从俄乌冲突与极端气候冲击全球粮食供应,愈来愈多国家把粮食安全提升为关注的焦点,其中农业保险科技化是帮助作物产区产量提升与收入稳定的重要手段。从单纯保险的角色来看,消极功能是补偿农灾损失,积极功能则是提供风险分摊机制,让农户因为风险分摊,更愿意积极从事农业生产、投入研发农业技术,是稳定农业产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但是观察当前全球农业保险发展,实则面临了不小的困难。首先,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单靠历史数据已很难有效进行风险评估,风控模型需要优化。再者,在像台湾这样小农户为主的地区,保户规模小但数量庞大,农保营运成本高昂,保费拉高又难以推展,需要有效降低成本。最后,在理赔速度上,农保勘查效率十分低下,几个保险工作人员面对大批农田往往充满着无力感,难以及时理赔解决农户的资金需求。

这些因素使亚洲农保呈现高成长高成本的情势,所以保险公司开展业务的积极性并不高,在台湾多为政策配合。这样尴尬的情境,驱动众多国家积极探索农业、金融与科技的融合,2017年后可以看到保险公司与数据公司合作发展出新营运模式,如华农财产保险联合农信互联开展「互联网+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模式;中华保险联合蚂蚁金服提供「互联网+融资+保险+农业供应链」的一体化服务。在保险金融和数据科技的结合,笔者认为可归纳为3个方面:

一、电子化效率:资料电子化和智慧终端设备的发展,让越来越多承保、理赔流程从纸本、电脑转到移动端依据演算模型自动化完成,降低全球产险公司的人力成本与工作量,提升服务效率。

二、数据取得:结合气象数据、田间物联网、卫星科技,产险公司可获得更丰富且即时的现场资料,用于开发天气指数保险、价格保险、产量保险等创新产品。

三、演算模型:全球产险公司正尝试与开发作物模型的数据公司合作,实现作物在不同地域的生产风险评估、第一时间获取预测更新以及协助保户减低损失,既能帮助农户增产,又利于产险公司提升业务竞争力。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农业数据化程度增强,贷款与保险机构有机会更深入参与农业生态,发现更多应用场景、推动农户使用科技解决问题,且服务广大农户时所积累的资料,也解决了自身农业数据不足的问题,为未来产品创新与营运优化提供支持。

我国通过农业保险法后着力推动落地,但由于基础资料尚未丰厚,常遭遇理赔纠纷、保费高昂问题。2021年8月立委钟佳滨、苏治芬、邱志伟曾召开「农业产销导入金融工具与资讯科技」论坛,会中提出「农业保险需要产量、种植项目等数据以设计保单,政府7月开始推动农药实名制,农委会有多项对农民的补助,可以收集成为数据库,协助农业保险所需资讯。」有此见解作为开始令人充满期待。主管单位应首重建立3项机制:建立鼓励农险科技创新投入的政策体系、推动相关数据共享机制尽早落地、着手构建农业保险科技的应用标准。期待在公私协力投入之下,让愈来愈多的农户享受到数位保险的便利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