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从石斑鱼困境看农业内外双袭风险
释迦、石斑鱼等主力农渔产品因检疫问题无法销往大陆,国内相关产业刻正面临双重威胁,对外有ECFA终止隐忧,对内有农业市场开放压力,冲击不可小觑。图/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高品质农产品享誉全球,加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红利,农产贸易快速扩张。不料近年两岸关系恶化,农业刻正面临双重威胁,对外有ECFA终止隐忧,对内有农业市场开放压力。
■陆若终止ECFA,
农产品出口崩盘
我国无法与主要贸易伙伴签订自贸协定(FTA),贸易覆盖率不到1成,又难以融入区域经济整合。蔡政府已放弃申请加入中国大陆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纵然已于2021年9月22日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但至今毫无进展。2010年6月两岸签署的ECFA,便成为我最重要贸易协议,早收清单有539项工业与农业产品享有零关税优惠,对传统产业与农业进军大陆市场,有极大裨益。一旦ECFA停摆,对这些产业的冲击将相当可观。
近年来,因检疫问题已有释迦、石斑鱼等主力农渔产品无法销往大陆,导致2022年对陆农产出口额衰退4成,仅剩6.5亿美元。依据农业部最新公布的10月农产贸易数据,今(2023)年前十月对大陆出口持续下滑32.8%,占农产品出口比重剩9.7%,大陆居我农产品出口排名也跌至第四。更惨的是,按比例推算,全年对大陆农产品出口将只有4.38亿美元,崩跌至2009年水准,恐创16年来新低。若再失去ECFA,后果难以想像。
■禁令发威,
销陆石斑鱼直接归零
石斑鱼为我国重要出口农产品,素有「石斑鱼王国」称号,2010年列入ECFA早收清单中,2015年出口大陆1.35万公吨,约占总出口的79%;2016年政党轮替后,两岸关系恶化,出口数量几乎逐年下滑,2021年仅剩6千公吨。
大陆海关总署2022年6月指,多次从台湾输入大陆石斑鱼中检出孔雀石绿、结晶紫等禁用药物,自当月13日起暂停台湾石斑鱼输入。当年输陆数量立即腰斩,今年直接归零。
然而,大陆仍有相当大的需求,本由厦门或广东直接进口,现改由香港进口后,再转运至大陆,导致这二年对香港出口额骤增4倍。惟转口贸易需额外支付(香港海关)关税与增加运费,竞争力大不如前,出口无利可图。
政府即使祭出高额的石斑鱼出口运费补助(不含港、澳),每公斤达25~30元,空运更高有40~50元,鱼片每公斤还额外增10元,但华人以外国家对石斑鱼兴趣缺缺,效果极为有限。行政院并挹注6亿经费,由农业部与教育部推出「班班吃石斑」计划,效益同样不佳。我反而更加依赖中港市场,今年前十月对港出口占总出口量比重,飙升至96%之谱。
日前喜传陆方有意重新开放我石斑鱼进口,但大陆若果于明年1月终止ECFA,我方不再享有零关税优惠,则台湾石斑鱼将难与大陆养殖的石斑鱼竞争,届时国内养殖业者不是减产,就是移往大陆养殖,石斑鱼王国将成为历史。
■贸易壁垒调查,
恐迫开放千项农产品
此外,大陆4月对我启动「贸易壁垒调查」,后又进一步将调查涉及产品从立案时的2,455项,调整至目前的2,509项,其中逾4成的1,066项为农产品,占我国农产品总数的36.7%,也面临开放压力。包括稻米、花生、大蒜、红豆、东方梨、香蕉、芒果、凤梨、液态乳、茶叶(普洱茶除外)、甘蓝、洋葱、花卉、畜产品、吴郭鱼、牡蛎及部分加工食品等。
农业部评估其中有200余项影响较大,目前农产品开发其他国家市场,除凤梨销日有所斩获外,其余均未见明显成效,使得农产贸易逆差逐步扩大,去年达152亿美元之谱。倘再开放大陆农产品进口,将重创台湾农业发展。
农产品出口额虽不大,就业人口也较为有限,但农业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各国在进行市场开放或改革时均格外小心,例如日本就将五大农产品称为「神圣领域」。惟我国恰好相反,经济部长王美花指出,ECFA相关量体占全球贸易总额约为3.7%,而受影响大的占比也相对是比较低。立委向农业部索取ECFA因应对策资料未果,农业部代理部长陈骏季竟说,「其实是在帮中国」。此举反映出执政党为达两岸经济脱钩,不惜牺牲农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