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石斑鱼遭禁 台湾面对现实了吗?

大陆暂停台湾石斑鱼进口,彰显政府无力分散外销市场,企图激发民粹来掩盖无能。图/本报资料照片

大陆海关总署再度以药检不合格为由,全面暂停台湾石斑鱼进口。消息一出,台湾官方立即定调是政治问题,大加挞伐,把责任全推给对岸(如中国大陆违反国际贸易规范,台湾提供的科学证据,遭已读不回,以农围政,对台农渔民养套杀等等),除宣称不排除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申诉外,还采取制式三项因应措施包括;多元对内行销拓展通路、调节上市期间及产量、奖励加工及外销,并鼓励国人踊跃采购「爱国(自由)石斑」,却刻意回避蔡政府无力分散外销市场的事实,企图激发民粹来掩盖施政的无能。

细观此次官员们的表现激情有余,理未必足,台湾养殖石斑鱼(包括五仔鱼),在养殖登记、放养申报、药物检验、用药管理、出货安检等环节的实务运作上确实存在诸多缺失,若不彻底检讨改进并愿意将所有过程和资料公开透明,那么其他农渔产品,再遭大陆禁令也就不足为奇了!

台湾内需市场有限,且面临对外开放,还是需要靠国外市场来调节稳定价格。对台湾而言中国大陆市场具有地理优势,且中国大陆为全球第三大水产品进口市场(水产品进口总值为172亿美元,仅次于欧盟的340亿美跟美国的281亿美元),随着全球市场对健康海鲜的需求飙升,中国大陆市场后势看好,已成为其他国家渔产品外销,积极布局的地区;特别是农渔产品多数具可替代性,且台湾输中的农渔产品非专卖品,中国大陆当地多能生产也可从其他国家进口,何况台湾的养殖规模已大不如前,且新养殖科技的创新研发和实际运用,有严重落差,尤其政府决策对渔业发展至为关键,而渔业政策属于公共政策范畴有其一定制定流程,不是「官大学问大」,「长官说了算」,更不能由「外行领导内行」。

遗憾的是,台湾主管渔业行政事务的首长,竟然接续由不具渔业专业的官员担任,外行领导内行,想应急都有困难,遑论长期擘划,使得台湾渔业前途堪忧。蔡政府若持续高举抗中大旗,让两岸关系走向不归路,就必须严肃面对中国片面让利已翻篇的事实,甚至要做好全面放弃中国大陆市场的充分准备,不能只靠大内宣和大撒币来麻醉民心。

蔡政府执政六年了,为降低对中国大陆市场的高度依赖,除高调成立农渔产品外销国家队-台农发,还花大笔钱帮助香蕉、凤梨、莲雾、凤梨释迦、石斑鱼拓展其他外销市场,饼划的很大,实际成绩却远不及预期目标,遭外界质疑台湾农产国际行销国家队是不是已经睡着了。例如凤梨去年全年外销数量为29,527公吨只达以往六成四,今年1到5月的销售量和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腰斩;即便去年一整年台湾冷冻石斑鱼外销到美国只有35公吨,纽西兰6公吨,日本只2公吨,新加坡也2公吨,今年上半年外销美国只14公吨,纽西兰4公吨,加拿大1公吨,日本及新加坡均挂0,原因包括:缺乏整体行销规划,产品品质常遭诟病,病虫害附生,价格不具竞争力,不为消费大众所喜,为与国际认证接轨,找了不会卖的机构等等,有关部门不妨去了解挪威鲑鱼,越南巴沙鱼,日本红鲷鱼是如何对外行销。

从一系列台湾农渔产品遭禁及蔡政府的相关回应,暴露出一个残酷事实,那就是蔡政府既作不到与大陆市场脱钩,又无力帮农渔民开拓其他市场,劳民伤财,只能靠大内宣来激发民众爱国情绪,靠大撒币来制造开拓外销市场的假象,靠补偿来安抚农渔民,既无法治标更不能治本,台湾农渔民只能在担心受害中,继续辛苦的经营下去:或许只有等到辛苦栽种或养殖的产物无处可去时,才会幡然醒悟,毅然从放弃「中国市场」或放弃「塔绿班」中做出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