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科技正在改变农业面貌

面对如此大的变局,蔡政府团队却充斥粉饰太平,甚至自吹自擂的官员,九合一选举的大挫败未能敲醒戴上魔戒的执政党,没有反省能力,继续自我感觉良好,台湾民众的苦日子很快到来!

民以食为天,随着气候变迁,区域政治冲突,疫病流行,人口增加,自然资源缺稀,加以食物供应链不健全,全球粮食危机始终如影随形,而台湾除了稻米外,黄豆、玉米及小麦高度依赖外国的格局并未改变,加以作为农业生产根本的耕地,未经过充分的政策论辩和评估规划,即被大量转为它用(包括改为农(渔)电共生),农渔产量将大幅减少,为台湾未来粮食供应投下巨大变数。

台湾人若不想将命根子交到别人手上,只能仰赖技术突破创新来摆脱对国外依赖,透过研发优质品种及种苗,提高农渔产品的品质,降低农渔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生产量,确保食用安全,农渔产品多元化,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农渔民专业技能等,例如优质的品种、品质相当于高端制造的「晶片」,对养殖渔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靠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三方通力协作。

由于农渔产品国内胃容量有限,急需外销市场来平衡供需,稳住价格和收益,蔡政府虽高唱新南向政策,积极加入区域经贸合作组织,避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事实上不仅错失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机会,去年9月即申请加入的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迄今八字没有一撇,也无力与主要贸易伙伴签署自贸协定(FTA)或加入区域贸易组织,争取农产品免税与快速通关,原先稳定的中国大陆市场,在两岸关系空前恶化后,也急遽萎缩,让农渔业经营风险大幅升高。

当前台湾农渔业高等院校的学生,普遍对农渔业实务了解不足,加以农业科技研发成果,流于形式化及浮夸化,实用性不足,科研与产业需求无法有效融合,成为台湾农渔业永续的隐忧。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政府推动智能农场,系透过开发适合当地农业环境和田间条件的技术,确保能够与先进农业国家竞争的自主农业生产技术,而不是进口、应用或简单地模仿国外的先进技术。

「农业科技创新」是台湾农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关键,而台湾多属家庭式农场,相较于其他产业,农业更需要靠政府政策及经费来领导和扶持。遗憾的是,这些年蔡政府的农业施政多偏重在农民福利补贴和内外宣传,对于农业科研无论在人力及经费上,均未能根据实际需求给予充分支持,例如在农委会编列2023年总预算1,067.5亿元中,农民福利预算高达476.6亿,占总预算的44.65%,农民保险预算也达204.4亿元,占总预算的19.15%,反观,农业科技研发预算为143.7亿元,只占总预算的13.45%,无法因应新农业竞争环境的需求。

「知常明变者赢」,面对国际全球化逆流,极端气候,地缘政治争端等多重冲击,蔡政府若想维护农渔业竞争力,必须重建奖励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及智慧农业管理体系,针对当前农业政策、经费及人力,重新做出修正(如锻造新的农业竞争优势、改善两岸紧张关系、调高农业科技研发预算,尊重专业等等)。科技正在改变农业面貌,执政党若继续抗中并持续依赖大量补贴救济和大内宣来掩盖根本问题,台湾农渔民想过上好日子,「改变」恐成唯一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