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疫情下企业如何维持韧性?

疫情的延烧打乱企业发展的脚步,世界各地的商业经理人都在问:「下一步怎么做?」,台湾产业也正进入不确定的时期,不过,潜在机会也在前方。资料储存基础架构可帮助企业善用这些机会,并在守护企业韧性的过程中抢占关键地位

根据我们委托IDC调查并发表的《Rethink Data》报告中显示,全球的资料总量预计持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新科技使用者与新兴技术的推波助澜下,此成长态势蔚然崛起,也带来许多机会。然而,原始资料只在有用时才有价值,调查也发现,高达68%的资料均被企业束之高阁、未获利用

究其根源,不外乎是大量资料的管理太过复杂、成本亦过于昂贵。确实,尽管这些资料虽可能在未来创造出可观的回报,但保留资料的当下即会产生成本支出,使得企业往往选择弃而不用。就算资料被保存下来,在公有云四处潜藏着资料传输、通用API调用量及流量出口(egress) 费用等外加收费的情况下,储存和保留大量资料的总持有成本恐高得吓人。

而这正是企业面临的挑战:如何制定具高成本效益的资料管理策略,以聪明地撷取、储存并分析资讯?我们相信,答案就在更高效率、可扩充、经济实惠的端到端资料储存方案里。然而,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案并不容易。

「购买更大硬体」等于「加大资料容量」的年代已逝。现在有更多方法能达成同样的目的,但由于挑选方案的复杂度太高,企业最后常买到不适用的方案,导致资料未成助力,反成阻力

云端和本地的储存解决方案各具优势。云端解决方案具备弹性,便于建立与运行许多应用程式。本地解决方案则提供更优异的安全性效能与成本控管能力。聪明的企业经理人知道,以混合模式结合云端与本地解决方案,便能兼得鱼与熊掌。然而,少有人意识到基于业务需求塑造混合云方案的重要性

比如说,企业若需快速开发与更新消费型的应用程式,或许会倾向采用公有云,但仍希望能于本地存放消费者的敏感资料。同样的,拥有大量档案电玩开发商尽管偏爱本地技术的资料传输效益,但仍想以云端方案辅助客户支援。

与其事倍功半地摆弄旧硬体、或掏钱买非必要的云端储存空间部署适当的储存系统将有助于企业前瞻未来、导入新技术,并及时掌握成长契机

此外,企业储存基础架构不只会左右储存的容量或弹性。资料储存还能成为企业运作效能的支柱—这必须随着资料需求同步成长。影视产业是很极端例子:随着动画品质解析度增加,档案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于IT基础架构的要求也随之攀升。

为了有效支援业务成长,拥有快速扩大储存容量的能力,才能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资料管理要求,进而实现快速成长,也免于造成IT左支右绌。相较于其他时候,现在是重新审视资料储存方法和地点的最佳时机。新冠疫情打乱了既有的游戏规则,同时间,AI和IoT等重度仰赖资料的新技术正开始大展身手。全世界对科技的依赖度从未如此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