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黑手厂挖台积电人才 如何躲过工具机衰退?
当工具机产业今年前8月出口衰退近32%,台中工具机聚落,亏损、裁员、放无薪假,成为业界新常态,却有一家业者,靠人才布局,跨界抢新订单,成为业界罕见,不裁员、不减薪、不放无薪假,今年前3季仍赚钱的工具机厂。
它是全球前3大、亚洲最大切弯管机王—和和机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灵魂人物是董事长林志远。
这家成军41年的老工具机厂,专攻金属管材的切割、打洞、折弯的加工设备,在业界最出名的就是,从美国波音飞机、俄罗斯米格战斗机航太管材,到义大利法拉利跑车的排气管加工都要找它。根据同业推估,它过去5年营收从12亿元成长到去年近18亿元,专攻高利润的客制化专用机,让它营业毛利率超过3成以上。
当时,占它营收超过5成的汽车业订单,随着电动车霸主特斯拉的崛起,带动市场典范从燃油车转往电动车。电动车的设计逻辑完全不同,一辆车高达7成的金属切弯管需求,逐年蒸发,它的汽车营收占比,也在5年间,从55%跌到40%。
生存的旧池塘环境变恶劣,能捕获的鱼变少,今年疫情与新台币升值,让它本该名列工具机最惨企业候选人之一。
究竟它凭什么在典范转移等连环冲击下,保住企业获利?
5年前中国政策转弯
5年前,中国汽车年产量仍高达2400多万辆,是全球第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但中国政府的一纸命令,要求电动车产量在2030年前必须超过燃油车,瑞典、挪威等欧洲国家也很快有类似政策。这让林志远感到大事不妙,认定汽车订单减少势不可挡,因此启动一个跨界找新订单的转型升级计划,如果当时没布局,他自认现在只能坐困愁城。
「这(转型升级)不能犹豫,我一犹豫就死了。」他说。
当时,和和机械的家具与运动器材合计营收占比连1成都不到,但林志远发现,包含Ikea桌椅、展示柜,或运动器材等,有越来越多的结构体都采用金属管子,而家具与运动器材,是合计年产值逾5千亿美元的潜力市场,值得深耕。
问题是,无论家具或运动器材都已是成熟饱和的红海市场,身为后进者,如何找到新切入空间?
「不能只想把传统产品卖到新市场,一定要创新加值,用新产品打新市场才有用。」林志远说。
这位亚洲切弯管机王所谓的创新加值,并非凭空摸索,而是曾在欧洲汽车零组件制造厂看过的雷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让工具机的切割、打洞的刀具,升级成雷射,然后再加上远端电脑控制、机械手臂等,为家具业发展出全新的智慧制造生产线来抢订单。
其实林志远早从10年前就备战雷射,但长年苦无成果,是因欠缺软体人才,「台湾一年毕业的软体工程师才多少,台积电、联发科等大厂都不够用了,我们怎么抢得到人?」他说。
话虽如此,但他没有放弃,一方面找来学软体出身的儿子、和和机械董事长特助林祖年助阵;另一方面,锁定台湾、清华、交通、成功这4大名校的工程师,他说:「抢不赢,至少要想办法,在台积电后面捡到人才。」
可是就算祭出新人最高年薪200万元、工具机业数一数二的高薪策略,仍抢不到想要的人才,怎么办呢?比钱比不赢台积电,老板就改卖独门福利展现诚意。这家工具机厂最特别的两项福利是,5万元成家计划与调高员工退休金提拨率。
5万元成家计划是指,在台中精密园区买地盖厂的企业,就有机会购得的员工宿舍基地,林志远放弃法规开放后,该员工宿舍基地可变更申请,改兴建商场、店面等高报酬产品,投资数亿元盖出3栋7层楼电梯住宅,全当成员工福利使用。
这当中,提供未婚员工申请出租套房,只收市价一半的租金,其他3房住宅则开放已婚且有一定资历的员工申请。不仅1字头售价,仅约当地市价的5成到7成,而且买房的员工,除了银行约8成的房贷外,头期款也只须付5万元,其余无息分期5到10年摊还给公司就行。
由于是鼓励员工方案,因此包含购屋后离职,或员工购屋后的自由买卖,也都不设限。
「在台积电工作3年就能买房子,我们也不能丢脸,好歹工作10年也要让员工买得起房。」林志远说。
至于调高员工退休金提拨率,这是他有感于劳保基金有破产危机,会危及员工退休规画,因此从今年开始实施,将最低6%的公司劳退提拨额度,主动提高到8%。未来还喊话,只要公司赚钱,还要逐年拉到最高15%的法定上限。
付出比同业高出2成的人事与福利支出,用中长期能帮助员工改善生活品质的福利照顾为号召,搭配不同于台积电需要24小时备战的人性化环境优势,终于挖到数名台积电出身的软体工程师,凑齐机电、资通讯、大数据到雷射应用等各领域工程师,让原本约20多人的研发部,5年就扩编到约50人。
「企业要有竞争力,就一定要能吸引好人才。」林志远坚信。这让和和机械的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数约2成,甚至比重视研发的工具机股王—上银还高,借此提升研发能量,让只会生产设备的黑手工厂,花2年熬出一套「让电脑读懂设计图」的产线系统软实力,打通雷射升级战最困难的一关。
非独资经营的林志远坦言,虽然企业毛利率年年破3成,但因为拉高员工福利与研发成本,导致净利表现并未比同业高,牺牲的是包含自己在内的股东们权益。
那他如何说服股东支持改革?「我是比较强势,但我41年没让公司亏过钱,股东们相信我。」
走进和和机械的台中总部,能看到的转型成果,是包含Ikea供应链在内的家具业者,只要付出约3套模具费用,就能买到一套再也不需要模具的雷射生产线,把设计图传进电脑后,从进料到成品,一键能完成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搬运、挪移也都由机器手臂与夹具代劳,因此产线管理人力能从5到6位,降到只须一位就行;打样时间能从3个月缩短到1周内。
就靠跨界帮客户省钱省力的新生产模式,3年前,当和和切入家具与运动器材产业后,别人的红海反而变成它的蓝海。它的家具与运动器材合计营收占比,从原本不到1成,迅速飙上3成。
同时新产线的毛利率也比过去单机销售高了5个百分点到10个百分点,补上汽车订单流失的营收与获利缺口,因此有相对抗跌的营运表现。
因应强势新台币到来
不惜砸10亿在南投盖新基地
不过展望后市,机械业进入强势新台币的新时代,连林志远都承认,汇损对获利的冲击已成了企业经营的新压力源,他必须预做准备。今年拿出超过企业半年营收的10亿元,甘愿忍受数年的低净利,也要在南投南岗工业区兴建雷射应用的新基地,不计成本,为未来挖出更多高毛利的新订单。
机械公会秘书长许文通认为,台湾机械业不能再寄望新台币贬值带来微薄利润,必须有类似和和机械这样懂得用独门技术,锁定利基市场,创造更高附加价值的能耐,才能在M型化的产业发展中,往中高端市场迈进,避免被淘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