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午餐搞非基/基改标示是国际趋势 台湾莫走回头路

文/陈儒玮校园午餐非基行动共同发起人)

拜读9月14日媒体刊登《基改标示新制上路  恐伤民众荷包》一文,报导中认为民众对基改食品的疑虑和误解,将迫使厂家转采非基改或有机原料,进而推升物价,可能增加民众的消费负担,以黄豆、玉米等多半依赖进口的台湾来说,是否应花费更高成本购买非基改或有机原料,颇有商榷余地内文受访的专家学者建议有关单位可参考国外趋势美国众议院已酝酿以「正面标示」方式,要求非基改食品需经过验证后进行标示。

对于该篇报导中几项观点,就此提出不太一样的看法,提供台湾消费者不同的思考面向

一、正面标示并非国际趋势

报导中,台经院生技产业研究中心组长余祁暐建议可参照美国众议院通过的「正面标示」方式,要求非基改食品需经过验证后进行标示。

余组长所提及关于美国众议院所通过「正面标示」,指的应该是早已造成美国广大消费者群情激愤的HR1599法案,甚至被冠上「DARK ACT」这样的字眼,个中原因主要有两项。首先,在这项法案之中,美国政府可以强制禁止各州制定基改食品标示的法令,意即各州没有基改食品加注标示的自主决定权力。此举不仅造成民众食品知情权的向后倒退一大步,更是称了孟山都、先正达、拜耳与可口可乐公司等公司的心意,毕竟光在2014年,这些跨国企业就投入六千三百万美金游说费用反对基改食品标示法案。

再者,众所皆知美国食品并不像台湾必须强制标示基改与否,因此由第三方非营利组织团体Non-GMO Project所认证的非基改食品才会受到美国消费者的信任,至今已有数千家厂商二万多种商品取得认证。然而,本法案中将规划由美国农业部所推行官方认证,看似立意良好,但实际上它比起现行Non-GMO Project的标准低上许多,遭批评意图业者的非基改申请程序来得更为容易,而且这两个认证计划将同时存在于食品市场上,这会让许多民众在选择上产生混淆。

就在撰文此刻,美国消费者与民间团体正积极游说各州参议员不要通过这项法案,全球知名影星葛妮丝‧派特洛也挺身支持基改食品标示运动,大声疾呼身为一个美国人与一位妈妈,她有权利知道每天买给家人是什么样的食物。目前全球有64个国家制定基改食品标示制度,偏偏就是像美国或加拿大此等基改作物种植大国执意不愿标示,其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基改食品这么安全无虞,为什么抗拒标示?

这样一份引发广大消费者民怨的法案,为什么会可以成为台湾法令的参考建议?

更令人好奇的是,所谓的国际趋势为什么就一定是美国趋势?为什么不能参照欧盟或是邻近的日本与韩国?

二、食品风险评估应纳入公众参与

许多学者专家常会认为消费者对于基改食品安全有所疑虑是因为来自误解,因而一再强调其安全无虞,呼吁民众不要跟随媒体或特定团体舆论起舞。

为什么主观认定消费者一定是误解呢?难道只有在实验室生物科技学家能对基改食品发表评论?基改食品牵涉环境、生态、社会、文化与经济层面,所有人都能从自身关心的角度出发。如果消费者详细阅读正反双方的科学论证而后作出支持非基改食品的决定,难道不能视为因为理解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吗?搞不好也有消费者虽然认为基改食品很安全,但就是看不惯跨国种子公司掌控专利权而选择拒买,那又该怎么说?

身处全球讯息快速流通的现代社会,消费者掌握的资讯量已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面对基改如此具有争议性全球化跨领域议题,学者实不该再停留于过往掌握议题诠释权的专家身分自居,而要平等认真看待消费者所拥有的知识和其担忧的风险。

二十一世纪的公共政策,应该要逐渐从单一专家治理的决策机制,达成为纳入公众参与机制的典范转移才是。

三、统计资讯应合乎现实状况

内文指出,「根据台经院研究基改食品非故意搀杂率由5%下调至0.9%时,以有机原料替代基改原料比例达100%测算,国内每户一年食品支出最高将增加8,361元。」这句话中有两点值得商榷。

首先,在此报导中并未向读者解释,台湾的基改食品标示新制并非下调至与欧盟相等同的0.9%,而是3%,所以估算的基准一开始就有误差。其次,目前台湾消费者正从逐渐转向购买非基改食材,根本不可能直接跳到以100%以有机食品替代。以如此明显与现实有所差距的假想状况所估算出来的不合理金额,是不是也会造成民众恐慌?

基改标示是还给消费者应有的基本知情权力,让不想要选择基改食品的消费者能有判别的标准。台湾基改食品标示新制在政府、学者、立法委员及民间团体的共同努力之下,已于七月正式上路,放眼全球都是相当值得骄傲的法令规范,完全没有再走回头路的理由。

●作者/陈儒玮(环境教育认证人员、校园午餐搞非基行动共同发起人)。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