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发力 陆地方债迎发行高峰

近期大陆落实新一波「以债化债」政策,促使地方债迎来年内发行高峰。图/新华社

陆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规模前10大省

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8日批准,2024年至2026年每年新增人民币(下同)2兆元专项债限额,用于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合计6兆元。近期大陆落实新一波「以债化债」政策,促使地方债迎来年内发行高峰。陆媒初步统计,11月12日以来,大陆16个省市披露的再融资专项债总额逾1兆元。

证券时报导,根据大陆政府安排,2024年有2兆元地方债限额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按照政策公布后的首周发行节奏,市场专家普遍预期2兆元限额有望在年内大致用完。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指出,即便年内发行量不足2兆元,预计未发完的量也较少。

有别于历次大规模债务置换,新一波「以债化债」政策在债券种类、发行期限、主要发行地区都有变化。初步统计,各地已发行和计划发行的再融资专项债,平均期限为18年,与近两年的化债期限相比明显拉长。此前,大陆地方政府展开债务置换时,发行部分再融资一般债券,其发行期限通常在10年以下。

从发行地区来看,目前大陆已有16个省市参与新一波债务置换,除了化债重点省份以外,经济大省的化债力度同样较大。江苏披露的发行额度远超其他省市,高达2,511亿元。湖南、贵州则分别为1,288亿元、1,176亿元。

东吴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勇指出,作为大陆经济繁荣区域,有较多的基础建设项目、市政工程项目等推动地方平台融资需求旺盛,江苏等省市因历史上大量举债,而累积较高的隐性债务规模。

澎湃新闻报导,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短期内集中发行2兆元再融资专项债,可能会对债市产生一定的扰动,如增加市场供给、提高债券收益率等,但这种影响可能有限。一方面,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专项债等其他政府债券的发行,已进入尾声,为再融资专项债的发行腾出空间。另一方面,人行也会密切关注债市动态,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市场稳定。

人行行长潘功胜10月18日曾透露,预计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至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