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黄帝故里,功夫少林

程遂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7月06日 10 版)

历史上,郑州所在地区曾是黄帝故里(今郑州新郑轩辕之丘)、夏都阳城(今郑州登封告成镇)、商代隞都(今郑州商城遗址),和两周(西周、东周)时期郐国、虢国、郑国韩国都城。所以,郑州被公认为我国的大古都之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而从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来说,恐怕还要数黄帝故里和嵩山少林寺了。

那么,郑州这块土地是如何哺育人文始祖黄帝的?为什么又说“天下功夫出少林”呢?

黄帝的五谷

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自古以来就是老百姓关注的天大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饮食发展史,这就不得不说到人文始祖黄帝与“五谷”的一段故事

黄帝生活在大约4700年前,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有熊部落首领。有熊部落活动在今天郑州附近的新郑一带,黄帝就出生在新郑的轩辕之丘。在这块土地的哺育下,黄帝逐渐成为中原一带部落联盟的首领。

黄帝部落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另外两位部落联盟首领的不满,其中一位是炎帝。炎帝是活动在黄河中游关中平原渭水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也想把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中原地区。于是,黄帝与炎帝就在阪泉之野(今河北涿鹿东南)前后进行了三次大的决战。最后,黄帝战胜炎帝,统一了黄河中游地区。

接下来,黄帝要面对另一个部落联盟首领——蚩尤的挑战。蚩尤是生活在黄河下游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不同于炎帝部落,东夷是以狩猎、捕捞为主的部落,善于奔走,精于射箭、搏斗。黄帝曾经在与蚩尤作战中“九战九不胜”,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黄帝经过慎重考虑后,采取了两个办法:第一,打持久战。黄帝部落地盘大、人口多,利于打持久的消耗战。第二,在粮食上做文章。黄帝亲自教部落成员,“艺五种,抚万民”(《史记·五帝本纪》)。

“艺”是“种”的意思,“五种”就是我们所说的“五谷”,是我国早期的5种基本粮食作物:黍、稷、菽、麦、稻。黄帝利用黄河中游良好的农耕条件,教百姓种植五谷,发展生产,解决百姓的基本生活问题,同时也起到了安抚人心的作用。最后,经过长达三年的战争,黄帝战胜蚩尤,最终实现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统一。

黄帝的故事说明,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是我国农耕文明发源地。为什么我们的祖先选中了这一个区域?《新郑县志》对此有这样的描述:地居土中,物受正气(清·乾隆《新郑县志·风土志》)。这一区域正好位于天下之中,万物都能够接受天地之正气。

通俗一点说,就是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宜于农耕和人居,加上黄河冲积所形成的肥沃土壤和临近黄河的优越灌溉条件,黄河中下游地区就成为先民最早发展农耕的区域。

黄帝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后,把都城设在新郑。此后,夏都阳城、商代隞都和周朝时期的郐国、虢国、郑国、韩国等诸侯国的都城,都位于今郑州市区附近,使郑州成为我国先秦时期一个规模庞大的古都群。

颍考叔、杜甫刘赞肉食

现代社会,鸡、鸭、鱼、肉,想吃就吃;但在中国古代,不仅粮食短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肉食就更少了。由此形成了社会不同阶层在饮食上的差别,贵族和为官者被称为“肉食者”,平民百姓为“蔬食者”或“藿食者”。一般人只有在逢年过节、祭祖祀神或遇到婚丧大事的时候才能吃到肉。因此,吃到肉成了很多百姓的梦想

在春秋时期建都新郑的郑国,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管理郑国颍谷(今郑州登封西)疆界的地方员颍考叔来到都城新郑,拜见郑国国君郑庄公,向他汇报工作。郑庄公请他一起吃午饭,却发现颍考叔专门挑出来几块带汤汁的鲜肉,放在一边不吃。郑庄公很奇怪,问他怎么回事。颍考叔回答,家里有老母亲,从来没有尝过像今天这样美味的肉食,我想带回去孝敬她。这说明即便是作为地方官的颍考叔,平日里和他的母亲也很少能吃到肉。

吃肉留给“诗圣”杜甫的记忆则是沉痛的。他出生在郑州所属巩义市泗水河畔笔架山下的一座黄土窑洞里,他的祖父杜审言为唐初著名诗人,使他从小能有机会接受教育。成人以后,杜甫怀揣梦想来到长安。

他曾大声歌颂开元盛世的情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也曾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来鞭挞“肉食者”的腐朽生活。

安史之乱,中原离乱,杜甫流离到四川盆地和江南地区;安史之乱被平定后,他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漂泊到湖南耒阳。耒阳县令用酒和牛肉热情地招待杜甫,他已经好多天没有吃东西了,就狼吞虎咽起来。结果,因为天气炎热,牛肉已变质,杜甫因为吃得太多暴病而亡,一代大诗人就这样去世了。

吃肉在当时还被用来作为激励青年上进的方法。五代时期,郑州以北的魏州有一个年轻人叫刘赞,父亲是县令,有微薄的官俸。吃饭的时候,父亲偶尔能吃到鲜美的肉,但作为儿子的刘赞却不能与父亲同桌,只能吃到蔬食。父亲对刘赞说,“肉食,君之禄也。尔欲之,则勤学问以干禄。吾肉非尔之食也”(《新五代史》)。

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另类的父亲。不过,这并非父亲不心疼儿子,而是用饮食有别这种特殊的方式在教育儿子要发奋图强,博取功名。果然,刘赞刻苦读书,后来高中进士,进入仕途,也享受到了肉食的美味。

颍考叔、杜甫和刘赞三个人的故事说明什么?

一方面,以郑州为中心的农耕文明区域的百姓,长期过着以五谷和蔬菜为主的生活,肉食成为很多人一生的梦想;另一方面,灾害和歉收带来的饥饿和对于肉食的欲望,留给中国人太多沉痛的记忆,在这种记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农耕文化,往往带有强烈的和平观念以及深沉的忧患意识。

少林功夫家国情怀

说到郑州,我们绕不开少林寺和少林功夫。

中国功夫到底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很难确切说清。在武术界有一个说法“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指的是闻名中外的少林寺。

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安置从印度来的高僧跋陀而建。寺院位于中岳嵩山少室山密林中,因此得名。这里是佛教的重要派别禅宗的发源地,所以又被称为“禅宗祖庭”。在一千多年以前,少林寺就已经是中原地区的名寺,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十三棍僧救秦王”的传说

隋朝末年,诸侯混战,盘踞洛阳的王世充自称郑国皇帝,成为唐朝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秦王李世民(也就是后来的唐太宗)奉命征讨。有一次,李世民带领少数随从侦察敌情时,被郑兵发现,陷入重围。在这危急时刻,少林寺以昙宗为首的武功高强的十三名棍僧赶到,顺利救出秦王。

那么,少林寺僧人的功夫从何而来?

第一代掌门人跋陀在少林寺期间,有两位弟子慧光、僧稠,有着不俗的本领,可能与少林武术有关。慧光擅长踢毽,能连踢500下而不让毽子落地;僧稠相传有一次在王屋山中行走,看到两只老虎打斗,竟用手中的锡杖将两只老虎分开。后来,印度另一位高僧菩提达摩也来到少林寺,相传他也有一身不凡的功夫。

不过,单凭以上传说和“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恐怕还不足以使人信服。“天下功夫出少林”的说法出现于明清时期,与少林武僧参与抗倭有关。

明朝时期,日本长期战乱,一些战败的武士流落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抢劫渔船、骚扰百姓,这些人被称为“倭寇”。为了征讨倭寇,明朝政府派出军队,同时也征调了一部分民间的武装力量。其中,少林武僧就曾被多次征调,前后有200多名僧兵前往苏州、上海和杭州一带,参与战斗

少林僧兵骁勇善战、善于近身格斗,往往成为抗倭军队的先锋。比如,在上海的一次战斗中,武僧月空和尚面对气势汹汹的倭寇,纵身跃起,用手中的少林棍击碎贼首,杀退群贼,一战成名。后来,月空和尚又被明政府调往福建泉州继续抗倭,并成为泉州少林寺的第一代方丈。

少林寺僧在“十三棍僧救秦王”和抗倭的过程中,为少林寺赢得了巨大社会声誉。尽管有功夫的名山古刹有很多,但少林寺和少林功夫最富传奇色彩,也最具正义性,越来越受到百姓和武术同行的普遍拥戴。就这样,到了清朝,“天下功夫出少林”的说法已经被大家广泛接受。

(作者系河南大学教授,《百家讲坛》“六大古都”“黄河上的古都”“丝路上的古城”主讲人

2021年07月06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