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维他命D 早产儿左大腿骨折了

▲成大医院小儿新生儿医师张毓珊指出,新生儿应补充维他命D,以强化骨质。(图/记者林悦摄)

记者林悦/南市报导

一名比预产期提早4个月报到的早产儿,因为肺部不成熟,加上反复感染的缘故,一直住在新生儿加护病房,有一天护士发现小婴儿的左大腿比平常肿了一些,帮他换尿布碰到脚时也会一直挣扎,好像很不舒服的样子,经照X光,发现其左大腿竟骨折了!经骨科医师帮婴儿做了固定吊带,小儿科医师开始补充维他命D,小婴儿的骨折终于才慢慢痊愈了。

成大医院小儿部新生儿科医师张毓珊指出,经抽血检查发现小婴儿是因为维他命D缺乏造成的骨折。其妈妈也在医院工作,平常很少有机会太阳,抽血检查发现妈妈维他命D也缺乏得很厉害。

张毓珊医师表示,钙是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 而维他命D最主要的功能在增加小肠对钙的吸收。严重的维他命D不足会导致佝偻症,也叫做软骨病,典型的表现是头骨软化下肢骨头弯曲变形。

▲与维他命D缺乏有关的疾病。(图/记者林悦翻摄)

近年研究更发现,维他命D可以增强先天免疫力,降低感染的机会,也可能可以减少过敏性疾病(包括气喘和过敏性鼻炎)、自体免疫疾病(包括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干癣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白血病乳癌卵巢癌大肠癌摄护腺癌)和糖尿病的发生。不过这些因果关系仍需更多大型研究来证实。

市面上经过维他命D强化的乳制品。(图/记者林悦翻摄)

维他命D主要来自皮肤上的胆固醇在受阳光中紫外线照射催化后,形成维他命D3,经由血液送往肝脏和肾脏活化后运送到全身。大多数食物维生素D含量都不高,含有维他命D的食物,包括:深海的鲑鱼、鲔鱼、鱼油蛋黄波特菇和市面上经过维他命D强化的乳制品等。

现代人维他命D缺乏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因为日晒吸收不足;张毓珊医师指出,日晒合成维他命的效率受肤色影响最大,深色肤色的人种,皮肤中的黑色素会减弱紫外线的作用。除此之外,纬度、空气污染程度、生活习惯等因素也都会影响。现代人许多都是在室内工作,户外活动的机会很少。许多女性因为爱美怕晒黑很少户外活动,或是有涂防晒油和撑阳伞的习惯,这些都或多或少会影响维他命D的吸收。

张毓珊指出,只靠母乳哺喂的新生儿是维他命D缺乏的高危险群。她说,世界各地许多研究都发现怀孕妇女维他命D缺乏的比例很高。妈妈缺乏维他命D,透过胎盘传给宝宝的维他命D少,加上母乳中的维他命D含量本来就不高,宝宝就有很高机会会维他命D缺乏。

婴幼儿建议抱去晒太阳,目前已知紫外线暴露会增加皮肤癌的机会,而且越早直接曝晒太阳,日后得到皮肤癌的机会越高,张毓珊医师指出,因此美国儿科医学会皮肤科医学会建议6个月以下之婴幼儿,应避免直接曝晒太阳,在户外时也应穿着衣物和帽子遮蔽。

既然妈妈维他命D缺乏的比例很高,母乳中的维他命D不够,又不建议晒太阳,因此美国儿科医学会建议针对纯母乳哺育或部分母乳哺育的宝宝,每天应补充400 IU (国际单位) 口服维他命D。使用配方奶的儿童,如果每日进食量少于1000毫升加强维他命D的配方奶,也需要额外补充400 IU口服维他命D。当每天进食的奶量已经大于1000毫升配方奶或牛奶,或是从其他食物中摄取的维他命D已达400 IU, 就可以停止额外补充。

张毓珊表示,许多人认为台湾日照充足,维他命D应该不会缺吧?但近年有数篇包括台湾本土、邻近亚洲国家或纬度接近国家的研究均发现,不管是母亲或新生儿维他命D缺乏的比例都很高,甚至到学龄和青少年时期维他命D缺乏的比例也不低。因此,台湾儿科医学会已于今年开始建议,以美国儿科医学会指引相同的方式补充维他命D。

张毓珊医师强调,维生素D依照来源可分为动物性的D3与植物性的D2,D3的活性大于D2,家长在挑选补充剂时建议以D3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