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出现褐化趋势 美研究:地球20年前已停止「变绿」
▲美研究认为地球自20年前已停止「变绿」。(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美国《科学美国人》网站报导,全球各地的植物生长都在减缓,一项新研究认为,这个现象与空气中水份减少有关,而水份减少又是气候变化所导致。研究指出,在大部分时间里,全球植被范围一直在扩大,但20年前成长趋势停止,自此之后,全球超过一半的植被都出现「褐化」趋势,也就是生长减缓。
大陆《科技日报》刊出报导内容,文中指出,科学家根据气候记录研判,植被生长减缓与名为「饱和蒸气压亏缺」的衡量标准有关,此标准代表空气中实际水分含量与饱和时水分含量之间的差值,高差值有时被称为大气干旱。
然而,这并不是代表地球上每一个角落都失去植被。一些研究显示,随着气候暖化,北极部分地区也逐渐「绿化」,也有些地区的植物生长连带增强,但在全球范围内,平均而言,这趋势正在走下坡。
至于植物生长放缓与影响气候变化的速度,研究认为,森林和其他植被是重要的「碳汇途径」,它们将CO2从大气中吸走并储存起来,植物生长放缓则代表着碳储存减少。
研究指出,大气湿度与二氧化碳均只是未来可能影响全球植被的众多因素之一,但鉴于干旱趋势在过去20年里产生重大影响,研究作者建议「在评估未来的碳循环反应时必须审慎地加以研究」。
报导提到,过去人类一直认为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对植物生长有益,但对照该研究文章,植物生长其实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综合作用下,全球暖化对植物本身也并非好消息。
文章强调,植物生长速度和全球暖化会互相影响,例如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将加剧全球变暖,未来可能陷入恶性循环,而人类能做的,除了加强研究,就是投入行动,将全球暖化控制在可被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