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抗疫变!中山吁跨境人员先打疫苗 弘光科无耳挂口罩捐社福
弘光科大透过产学合作,设置「自动化口罩生产实验室」,生产无耳挂黏贴式口罩。(图/弘光科大提供)
1111人力银行于去年推行线上校征,于疫情期间协助各大专院校透过远距网路,办理校园征才博览会等活动,降低群聚风险。而今年同样超前部属,扩大举办,还有商务衬衫、套装等好康赠品,在求职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由于近日出现不明感染源本土个案,台湾疫情再升温。多位联合国特别机构行政首长先前共同发表「海员与机组员优先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之联合声明」,国立中山大学海洋政策研究中心指出,除海运、空运之外,跨境运作人员之定义亦应扩及渔船、海巡等人员,纳入优先施打疫苗范围,以防堵疫情于国境之外。
中山大学海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胡念祖表示,对国内疫情控制卓越的我国而言,海运与空运仍旧是支持我国经济的命脉,亦是当下承担最高风险的跨境行业,我国渔船依旧出海作业,供给国内水产商品;我国海巡依旧出航或在港口执法,维护国家海洋法律秩序,这些人员亦应受到优先的保护。
国立中山大学海洋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生朱鹏光观察,近日疫情本土传播再起,这次主要受害者便是一群在全球疫情下仍承担风险,跨国境运作的航空业从业人员。上述联合国体系机构已表示支持即时发展出一套国际调和的疫苗接种认证架构,以便利海员与机组员的国际旅行。
朱鹏光则建议政府依循联合国系统呼吁之内涵与精神,将跨境运作之机组人员、海员,以及渔民与海巡等人员的疫苗接种纳为最优先,以期维护海运、航空、渔捕与海域执法等活动的正常运作,并将疫情防堵于国境之外,使国人能走过疫情的挑战。
国立中山大学海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胡念祖特聘教授(左)与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生朱鹏光(右)说明「海员与机组员优先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之联合声明」。(图/中山大学提供)
而位于台中的弘光科大,在疫情升温危机之际,宣布利用校内「自动化口罩生产实验室」,由美斯洁公司(MASgicK)提供专利技术,生产口罩给师生到医疗机构实习用及捐赠弱势团体,深化产学合作。此款口罩采用特殊黏胶材质,能直接贴在脸上使用,改善戴传统耳挂式口罩的不适感,方便听障者、孩童配戴,生产实验室12日首次亮相,已生产7000片口罩捐赠给社福团体使用。
弘光科大校长黄月桂表示,学校建置「自动化口罩生产实验室」,要感谢美斯洁公司董事长翟本乔帮忙争取到美国非营利组织Give2Asia捐助40万元美金经费,而且提供他们研发了10年的「无耳挂黏贴式口罩专利技术」给学校。
黄月桂指出,实验室成立是企业社会责任跟大学社会责任的结合,所生产的「无耳挂黏贴式口罩」除提供学生在校外医疗机构相关实习场所使用,也捐赠给社福团体使用,目前,已经捐赠7000片口罩给中部4家社福机构,包括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社团法人台中市声晖协进会、南台中家庭扶助中心、妇联听觉健康社会福利基金会台中至德听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