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刀逾40年 魏峥让病患重获心生

振兴医院院长魏峥。 (振兴医院提供)

你能想像一颗活蹦乱跳的心脏,从一个人身上移植到另一个人身上吗?这个场景对振兴医院院长魏峥来说绝不陌生。今年71岁的魏峥是国内执行换心手术的纪录保持人,完成近600例心脏移植手术,不仅擦亮了台湾心脏外科的招牌,更为上百位病患开启人生新扉页。

40多年前,魏峥在三军总医院实习,或许是命中注定,心脏外科主任指名他加入,他也不敢拒绝,就这样踏上心脏移植生涯。「一开始我是反对心脏移植的,但现在看来,确实有它的必要。」魏峥回想当时心脏相关手术都还没上轨道,几乎很少病人能存活,更别说是换心。到了1980年代初期,国外开始发展心脏移植手术,但因为缺乏好的药物,即使成功移植,后续因为排斥问题而死亡的机率也很高。

建立换心团队 着重术后照顾

1987年,台大医院执行国内首例换心手术,随后北荣也加入心脏移植行列,而当时魏峥所属的三总团队完成的是全台第5例,病人换心后存活长达10年,可惜因一场脑部外伤的意外不幸过世;后来三总团队又成功执行数十次换心手术,其中存活最久的是今年50多岁的李秀英,1991年换心至今已逾30年,创下全亚洲纪录。

1994年,魏峥出任振兴医院院长,在他领军下建立了坚实的换心团队,他平淡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我们团队里每位主治医师,都有能力换心!」魏峥分析,心脏移植手术固然有难度,但术后照顾更是关键,例如用药量多了可能引发感染,量少了可能产生排斥,让病人陷于生命险境,种种细节都考验着团队的高度合作。

细数近600次换心手术,魏峥遇过年纪最小的病人只有3岁,由于先天性心脏问题必须换心,正好一名6岁女童出了车祸捐出心脏,成功移植心脏后,院方举办了一场记者会,魏峥回忆当时女童爸爸走向3岁小病人,将耳朵靠在他的胸口,只为了听听自己女儿的心脏在另一个小朋友身上跳动的声音,这个举动让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

台湾换心经验丰富,在亚洲国家中享有盛名,魏峥指出,患者年龄从长到幼、先天后天因素皆有,例如心肌症导致心脏收缩无力、流感引发严重心肌炎,甚至有些年轻女性生育后出现免疫问题,导致心脏衰竭;需要换心的人很多,但很多人还来不及等到器官就离世。

健保给付条件 不应仅看年龄

目前国内心脏移植手术采健保全额给付,但65岁以上患者被排除在外,魏峥认为,不应以年龄作为标准,可给予医师更多评估的空间,例如一位50多岁但有多重慢性病的患者,换心后恐怕存活不久,是否还有必要将珍贵的资源用在他身上?相对地,一位70多岁的健康长者,全身上下器官都很好,只心脏有问题,当然有权利使用健保资源换心,这个问题应要好好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