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3D列印打造碎石装置艺术
文、图/LIVING&DESIGN 住宅美学芝加哥建筑双年展(CAB - Chicago Architecture Biennial)是两年一次的建筑艺术展览,展期始于今年10月3日至2016年1月3日,活动场地分布于芝城八个地点,包含校园空间的伊利诺理工学院,百年历史的芝加哥文化中心、水塔艺廊,以及热门景点千禧公园等。
参展的建筑团队结合最新科技,以晦涩艰深而意境深远的哲学理念,重新思考土地之于人类活动之间的紧密关系。
▲位于千禧公园的装置艺术《ROCK》。
芝加哥是一座建筑之都。目前全世界公认最早建造的摩天大楼「Home Insurance Building」便坐落于此,此栋建筑由美国建筑师William Le Baron Jenne设计,并于1884年竣工,为当时世界最高建筑,也是全球第一座以钢骨结构完成的高楼层量体。
Home Insurance Building虽于1931年拆除改建,但此案开启了垂直电梯之于高楼层建筑的广泛运用,深刻影响芝城未来百年以来的天际线样貌,也是人类建筑转往高度寻求发展的滥觞,被誉为改变高楼层结构工法及都会大楼景观的重要里程碑。
巧妙的是,当今全球最高建筑的杜拜哈里发塔(Burj Khalifa),正是出自芝加哥的建筑事务所SOM之手。
进入20世纪之后,「芝加哥」仿佛是当代摩天大楼的代名词;但该地建筑双年展要呈现的是更深层的对话:除了无数个高耸矗立的建筑,芝加哥未来必须面对与改变的土地利用方式。
主办单位希望借由临时建筑、装置艺术与室内空间的多元应用,让大众重新思量建筑、绿地、住宅之于都市开发的平衡比例;他们旨在唤醒市民以较高的标准审视城市发展应面对的种种疑虑与永续性,进而影响社会讨论与当权者的决策方向。
双年展 预视建筑的各种可能
▲去年横扫WAF和INSIDE诸多奖项的越南VTN Architects也来美国共襄盛举,此项作品为《S House》。
双年展(Biennial),此字在使用之时,泛指两年一次的国际「艺术」展览,但随着当代建筑文化发展逐渐多元、丰厚,许多文化之都纷纷举办建筑双年展,像是著名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及鹿特丹建筑双年展IABR等。
而今年的芝加哥建筑双年展也有许多国际团队参展,如丹麦BIG、越南VTN Architects、荷兰RAAAF、韩国Moon Hoon与日本的藤本壮介建筑事务所等,可谓中生代建筑界的众星云集,不同国家与风格流派的群聚,也替芝加哥建筑双年展增添浓厚而各异其趣的展览风采。
▲大西麻贵+百田有希建筑事务所的《Children's Town》。
另外,2015年展览以「The State of the Artof Architecture」为主题,在主馆芝加哥文化中心展出一系列跨界的室内临时建筑,许多作品造型前卫而神秘诡谲,游走于装置艺术与空间意象之中,并融入许多实验性质的前卫手法。
像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建筑团队Gramazio Kohler Research 合力打造4公尺高的建筑装置《Rock Print》,此作品由无数条「细线」捆绑住「碎石」而成,而线条的力学结构与缠绕轨道经过设计团队精密的演算,再透过机器手臂的3D列印操作,呈现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建筑素材。
▲装置艺术《Rock Print》由无数条细线捆绑住碎石而成。
「虽然它的外表有点脆弱,但是结构上却相当牢固。」负责此案的Matthias Kohler 表示,以现阶段的科学技术,外力推挤3D列印的建筑仍有倒塌的疑虑,「但我坚信未来的地景艺术或空间装置会需要这种技术与观念——以低成本的3D列印结构搭配永续利用的建材。」
在芝加哥建筑双年展可以一窥建筑师、工程师、设计师与艺术家眼中的未来世界,他们以天马行空般的新奇创意,呈现人类社会即将面临的问题与解决之道;并隐晦质疑人类社会的进步,不该只存在于工法的奇异结构与视觉感官的刺激,而在于是否正视社会发展之下所带来的甜美与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