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医团队助职灾劳工重拾健康 工务人员车祸重伤5个月重返职场

全台有超过千万名劳工,卫福部和劳动部持续协助职灾劳工重返职场,目前全台有超过60个医疗服务据点。(王家瑜摄)

今年50多岁的钟先生(前排中)是工务人员,在上班途中发生车祸,颅骨、鼻骨、手臂和大腿多处骨折,连穿袜子都有困难,在职业医学团队的协助下,顺利回到工作岗位,爬梯弯腰都不成问题。(王家瑜摄)

全台有超过千万名劳工,当发生职灾,对于社会和家庭都造成重大冲击。卫福部和劳动部持续协助职灾劳工重返职场,目前全台有超过60个医疗服务据点。今年50多岁的钟先生是工务人员,在上班途中发生车祸,颅骨、鼻骨、手臂和大腿多处骨折,连穿袜子都有困难,在职业医学团队的协助下,顺利回到工作岗位,爬梯弯腰都不成问题。

为强化职灾劳工重建协助,劳动部认可36间职灾职能复健专责医院,其中有3家是卫福部所属医院,包括台北医院、桃园医院和屏东医院。此外,为增加职灾劳工服务的整体近便性,同时也于全台各地布建25间网络型态的职灾职能复健强化训练机构,其中16家为卫福部所属医院,合计有超过60个服务据点。

卫福部长邱泰源表示,职业灾害对劳工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均将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协助劳工顺利复归,卫福部所属医院通过认可职灾职能复健专责医院,提供包括工作分析、功能性能力评估、生理心理功能强化训练等服务,帮助劳工恢复工作能力,并减少在等待或尝试复工期间的时间、医疗及社会成本。

台北医院职业医学科主任蔡旻翰说明,职业医学分为职灾和职业病两种,常见的职灾包括夹到、卷到、坠落受伤等,而职业病则是长期造成,例如反复使用同一部位肌肉而发炎,或是反复暴露在有机溶剂、噪音、粉尘而引发疾病。

钟先生在上班途中发生车祸,造成创伤性硬脑膜下腔出血、颅骨闭锁性骨折、鼻骨闭锁性骨折、远端桡骨骨折及股骨骨干骨折,送往桃园医院。钟先生说,原本连穿衣服、穿袜子都有问题,因为无法弯腰,得把腿擡到床上,治疗复健2到3个月后有改善,5个月左右就复工,可以从事行政工作。

由于钟先生是工务人员,职医团队针对其工作需求提供强化训练,包括握力、拉力、负重、攀爬等,帮助他回到工作岗位上。他说,现在无论是爬梯查询电路、蹲下及弯腰安装插座,工作上和过去没有两样,连同事都很惊讶,且受伤期间有领到津贴补助,「对我这个中年劳工来说,是关怀备至。」

陈女士经营早餐店超过20年,因为双手第三、四指疼痛,伸展困难就医求助,诊断为板机指。她经历经了复健科、中医等治疗,也尝试打过2次玻尿酸,但效果越来越差,最后接受骨科手术,终于改善生活品质。术后回诊时,医师建议她寻求职业医学科评估,认定是否为职业病。蔡旻翰收治陈女士后,前往早餐店现场访视,认定陈女士为职业病,并提供治疗方案。陈女士休息约1个月后,顺利重新回到职场。

「我们会主动找病人,个管师每天浏览住院新进个案,找出可能有职灾的个案。」蔡旻翰指出,以台北医院为例,邻近地区有许多铁工厂、喷漆工厂等,但劳工防护不一定足够完整,等于是拿生命交换收入。该院每月约服务400到500名个案,一年约收案5000件,而部立医院体系每年约收案1万5000件,以桃园医院和台北医院较多。

劳动部常务次长陈明仁表示,除了帮助职灾劳工重返职场,更要从预防端做起,职安署预计修正设备管理规则,包括预防切割、夹卷的保护机制、高空安全帽及安全带、车辆防碰撞警示、高温工作设备等,希望在职业安全卫生法规面做完整,让劳工没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