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大咖齐聚!聚焦湾区生活圈,乐业新增城!
近年来,增城凭借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脱颖而出,雄踞广州半小时生活圈,成为广州向东发展的主阵地以及穗深合作的桥头堡!、
发展的道路上,增城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并以优越的环境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构建了宜业宜居宜养宜游高质量生活圈,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
4月8日,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指导、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主办的“湾区生活圈,乐业新增城”增城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来自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与学者,从区域发展、城市规划、交通区位、营商环境等方面全方位挖掘增城发展的新方向、新价值、新机遇!
现场座无虚席,大家用心聆听关于增城未来最有价值的120分钟
论坛同时还吸引了知名企业以及主流媒体代表逾两百人到场,一起见证增城步入黄金发展期,并对增城营商环境的实力表示高度认可,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张越飞局长发表致辞
01.
大湾区背景下
抢抓增城发展新机遇
“双循环经济”新格局时代要求城市发展要进入更高形态,加快调整空间结构,推进城市群和都市圈的融合与扩容。“十四五”规划同样强调加快建设城市群与都市圈。
在这个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亟需强化“中心、联通、协同”,必须强“广州核”,同时推动建设一批世界级海港、空港、铁路枢纽,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图/广州历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无论是从资本的吸引,还是从人口的流入上看,广州都是大湾区的“强核”。
当前,大湾区建设已走上“提速、提质”的快车道,凭借5%的人口提供了近12%的GDP成为集结全球高端资源,实现内外循环相互畅通的世界级城市群。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万陆在论坛上表示,广州作为大湾区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必须提升城市能力,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超级链接。
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万陆
万陆认为,增城最重要的优势在于“黄金区位”,既是广州都市圈与深圳都市圈连接点,又是广州“东进”与科创走廊复合交叠点,能够作为广州东部新门户快速联通穗莞深港。未来,增城将建设成为广州“强核”的腹地和门户,打造“宜业宜居宜产宜游的现代生态都市”。
增城占据穗港深黄金走廊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
与纽约金融湾区、东京制造湾区等世界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是立足于创新、制造为核心的多元湾区。增城在其中的第一个优势是土地资源充足,能够承接深圳等城市外溢北上的制造业资源;第二个优势,增城的三大交通枢纽是“轨道上的湾区”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资源配置的驱动机;第三个优势,增城有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产城融合成果丰硕;第四个优势,三甲医院、优质教育资源等高水平的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第五个优势,自然绿色生态资源丰富。
万陆指出,通过进一步转化优势资源,优化营商环境,增城未来将具备庞大的经济动能。
02.
“南聚北优”
得天独厚的宜业宜游生态城区
鸟瞰整个广州,增城在其中占据着多个特殊的地位:广州向东南、东北两轴发展的交点、客家文化与广府文化的交汇、广州东部重要产业基地、广州东进的重要板块、全国领先的人口持续流入地区……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黄慧明在论坛上分享了他眼中的生态湾区、网络湾区、活力湾区、品质湾区的增城价值!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黄慧明
一、生态湾区下的增城价值。在整个湾区架构上,增城最大的价值就是生态价值。面对整个都市圈和珠三角的城市人口,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重点打造了一个“水网融城、森林进城、耕地护城、海洋亲城”的空间格局。在生态引领的空间格局下,以高品质的设计打造增城美好宜居的山水城市。
二、网络湾区下的增城价值。增城作为珠三角向外辐射的三条轴线的交会地带、大都市圈“四边形格局”的中枢,承担着对接深圳都市圈、协同莞惠、辐射粤东与粤东北的重要职责。未来随着东部、沿海轨道的开通,增城作为湾区门部交通枢纽的地位将突显。
三、活力湾区下的增城价值。在广州科技创新布局下,“一区三城多点”成为支撑广州未来创新的重要格局。增城恰好处于广深科创走廊的起点,同时作为广州三大产业集群之一,是广州最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未来广州将会给予增城这个创新的发展平台和重要的发展地区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四、品质湾区下的增城价值。现代都市中,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创新集聚的源泉。而增城总体上“南聚北优”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创新创业、重点发展康养服务业、高端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实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与创新服务功能有机统一。
两大组团规划——中南部一体化、北部生态化
高规格的城市规划指导之下蕴藏着的是庞大的区域发展价值,未来的增城将结合其优质的山水资源,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迎接居住需求爆发式增长的黄金发展期。
03.
广州向东!
超级交通枢纽激活湾区!
广州为打造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动力源,举全省之力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建设,深化粤港澳高水平互利合作,把“双区”打造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引擎。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轨道交通所所长徐士伟指出:增城作为广州“东进”的桥头堡,位于“双区”的中间位置,是独一无二的湾区交通门户,未来将迎来巨大的变化。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轨道交通所所长徐士伟
“十三五”以来,增城不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构建“306090”时空圈。
目前的增城全区涵盖已规划、建设中的5条城际、3条国铁、8条高速、8条地铁、14条快速路,全区主骨架路网规模共约1200km,规划形成“六横七纵”的骨架路网,这是广州东部前所未有的超级交通网络。
大湾区交通枢纽节点是发展的“催化剂”,衍生出来的TOD发展模式更将成为区域经济引擎。
根据广州“一心五向”的铁路枢纽群蓝图,增城区打造了新塘站、增城南站等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成为广州向东衔接深港、辐射粤东的“几何原点”。未来轨道交通站点可达46座,通过TOD开发实现地区高效发展,预计覆盖约50%的人口及近47万个就业岗位。
未来,依托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有利于实现增城城市定位提升、枢纽能级提升、用地功能提升,打造“通道+枢纽+产业”经济辐射型综合物流枢纽,解决湾区东部城市群的快速联系,深度参与国际合作,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
凭借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增城将形成“串珠式”发展,趁势腾飞!
04.
打好“三张好牌”
迈向产业发展与生态宜居新路
根据规划,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会形成“一个湾区+两个大都市圈+三个极点”的空间格局:增城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取决于产业及定位。目前的增城已经成为了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未来若想形成湾区级别上有影响力的城市,便要在提升产业方面再加大力度。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袁奇峰
作为曾参与过增城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的规划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奇峰对增城有着很深的感情,他认为,广州东部是市域经济增量最大的区域,地处最东边的增城在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同发展中,是广州制造业发展的最佳区位。而增城自身独特的优势注定朝着产业高地的方向发展:
第一,巨大的土地空间弹性可以化存量为增量,有利于引进更多的高质高端产业;
第二,完善的都市生活配套和设施服务,是吸引人才和承接产业的重大利器;
第三,生态环境是增城的魅力所在,良好的自然条件可以发展适宜的现代服务业,不断扩大都市圈的功能和范围。
凭借方便的交通条件,增城将被紧紧拉进粤港澳大湾区,只要能够形成自身产业和服务特色,完全有可能成为湾区经济的重要节点和功能高地。
05.
大咖妙语论道
宜居乐业生态城区正在崛起
以“湾区生活圈,乐业新增城”为题,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鼎曦、广州市增城区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张迪瀚、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广州市增城区科工商信局招商中心主任张正操、广州市政协常委、广州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委会企业组组长、新城市投资控股集团联合创始人曹志伟、第一太平中国片区发展战略首席专家、华南区项目及开发顾问部董事陆国强共同进入互动环节。
大咖们坐而论道,共同探讨如何抢抓大湾区发展中的“增城机遇”!
嘉宾们坐而论道,共同探讨增城发展的大未来。
现场嘉宾精彩观点:
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鼎曦:目前国家发展趋势转向绿色经济,谁能在绿色基建、产业上领先,谁就有可能弯道超车。增城的绿色发展城市格局与区位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产业优势与高水平城市建设。可以说,增城在发展绿色经济上面具有非常好的潜质,其机遇与未来非常领先。
广州市增城区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张迪瀚:增城独特的地方在于,她一直不是一个单中心结构,避免了摊大饼式地局促扩张,代以多组团跳跃式生长。如经济强镇大新塘地区,生长出增城国家级开发区,东部交通枢纽;荔城往南将生长出荔湖新城,增城南站高铁新城。沿地铁21号线将轴向生长出中新信创产业园,科教城等等。增城这种空间结构,是以高效率轨道及城市路网串联的职住平衡的组团,不断吸引优质产业,并进一步吸引多样化人才,为未来发展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增城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从国家政策来讲,“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建设新型城市化,提倡打造郊区新城,实现城市多中心发展,非主要城市功能向郊区新城转移。如上海规划打造“1+6”城市。目前广州实施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差别化管理,这是非常好的“输血”契机,增城应该向中心城区“要”资源。从广州层面来说,广州正处于城市裂变的临界点。人口五百万是单体城市的临界点,目前广州常住人口为一千多万左右,城市建设要想更高水平发展就需要向外裂变,这是增城的历史机遇。
广州市增城区科工商信局招商中心主任张正操:为了让好的政策、好的产业、好的企业更好地落地,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都在招商引资方面投入了非常大的力度,积极调动招商的任务,树立起“人人都是城市名片”的理念。
另外,通过成立高质量发展产业基金等一系列的产业扶持政策,对增城区的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增城在招商工作上取得优异的成效,未来我们会继续沿着这个路线为增城的招商引资还有产业链发展添砖加瓦。
广州市政协常委、广州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委会企业组组长、新城市投资控股集团联合创始人曹志伟:增城的营商环境、和“增城速度”都是走在了广州前列!“三证合办”、审批告知承诺制、10个审批优化的政策出台……这些都让企业感受到增城的速度和温度!
从最新颁布的规划建设优化审批条例来看,增城已经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取得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修规)批复后,以告知承诺方式办理,大大节省了近32个工作日!这意味着就是投资成本和风险也将大幅降低!
当我看到新公布的增城区关于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的通知,还从中发现了亮点:
第一是告知范围扩大了,商业项目都可以用承诺制,这个是大大的压缩了审批时间;
第二是建设单位可以分三个阶段办施工许可证,这是增城营造优质营商环境的又一大亮点!
可以说,增城政府现在的做法是基于对企业信任,企业能够感受到温度,能够感受到政府对企业家的尊重!
第一太平中国片区发展战略首席专家、华南区项目及开发顾问部董事陆国强:我认为增城有三大优势,第一是增城位于广州的东边,与深圳东莞有一个较强的连接;第二是其他城市难以实现的优越的生态环境;第三个是四通八达的交通的优势。在这三大优点的基础上,增城对于吸引外来产业、企业、人才有着强大的优势,并且我们要大力培养这些优势,继续发扬下去。
企业代表和专家们一致认为,正是增城生态宜人、交通便捷、营商环境开放等种种优势吸引了众多企业、人才落户,让投资者、居住者相得中、留得下、待得久,未来潜力不可低估。
经过这样一个充满真知灼见的论坛,我们看到了无论是对广州,还是对大湾区而言,增城不仅是广州的全新城市发展名片,它也是大湾区发展新风口!
本次活动得到了各界领导以及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现场嘉宾们一起为“增城宜业宜居宜养宜游大未来”点赞!
增城,这样一个绝无仅有的板块,不仅把稀缺自然资源、优势产业、高密度公共资源等有效结合并串联起来,更凭借枢纽优势,成为广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桥头堡”,由此,增城在可预见的将来,成为广州乃至整个大湾区接下来发展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