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军事沟通机制 能恢复也还是卡

(图/大陆国防部)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与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于11月22日在柬埔寨会晤。在此之前两人曾于6月10日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举行会谈,后因众议院议长裴洛西访问台湾,以及解放军于台湾周边举行环岛军演后,美中军事交流中断一段时间。华府方面表示,将努力恢复与中国间的军事交流,这种想法是恢复与建立多种管道并与北京进行沟通,管理两个大国日增的战略竞争,防止潜在冲突的发生。

美国与中国之间经常举行年度政策对话或美中军事高层会谈,包括,国防政策协调对话、美中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等。但从8月以来两国间的紧张局势后,中国片面取消这些对话或咨商机制。北京还取消与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上将的通话,以及8项反制措施,其中包含,中美地区指挥官会谈、国防政策协调对话、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暂停在非法移民遣返、禁毒、气候变化等领域之合作。这使得美国更为忧虑是否会在实际纠纷乃至于军事冲突时,沟通管道持续维持顺畅。

奥斯汀与魏凤和就多项议题进行讨论。包括,俄罗斯、北韩、台海议题,以及就如何降低战略风险、改进危机沟通与进行实质对话的必要性。美国表示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并履行在《台湾关系法》下的承诺。然而,无论建立热线与否,尚不能一蹴可几解决双方的问题。中国国防部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讨论「有利于」加深双方的了解,避免发生军事误判,并呼吁进行更深入的两国军事会谈。

美国前总统川普开启了美中关系更加对抗的年代,而拜登则继续保持对抗北京态度,只是语气更为平和并支持以多边主义的形式与强调民主化的发展进程。美国与中国再从贸易战、晶片战、外交战等全方位的竞争,以及美国逐渐强化与台湾实质关系的同时,华府与北京双方在安全、经济、技术和意识形态等问题上的对立立场已臻明确。

除奥斯汀与魏凤和举行军事对话,美国与中国举行领导人层级的会晤,包括拜登与习近平、副总统贺锦丽和习近平,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也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话,两国的官员与决策者皆认为应重启军事交流。

然而,此种军事对话可能进展有限。北京与华府间的互信管道薄弱,以及是否能够承受特定事件。今年6月奥斯汀与魏凤和曾经共同表示将改善双边沟通渠道,但在两个月后甚至裴洛西访台结束后到目前为止,中国曾多次侵入台湾防空识别区及越过台海中线,造成区域的紧张,以及华府更为关切东亚局势进展。

其次,中国仍强调两国恢复正常军事交流的前提为台海议题,北京认为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而华府仍认为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并持续对台强化安全承诺,且台海安全议题仅是美中关系的一部分。因此,若要恢复军事交流,双方则应持续进行沟通,进行相互演习进而形成默契。然而,美中两国要回到欧巴马总统时期,中国参与「环太平洋」联合军演状况,恐有相当挑战。

期望两国短时间内发展密切军事交流乃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但试图避免这两个大国发生海上纠纷或因事故所导致的冲突升级,建立安全的「护栏」却是可行的。战略分析中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商业利益的增加,需要强化军事能力来确保安全,使得商业竞争正是大国之间战略竞逐的驱动力,倘若美中两国能够恢复政治互信,或从非传统安全议题开始建立互信,例如,气候变迁或美中审计协议,未来包含军事交流或经贸谈判将会有所进展。

(作者为实践大学会计暨税务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