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九合一选后系列3─第三势力篇:2024下架民进党 柯文哲须顾大局

中国时报社论

地方公职选举落幕,总统与立法委员选战揭幕。在九合一选举中大胜的国民党,已从谷底回升,士气大振,企盼乘胜追击,于2024年重返执政。国民党想要拿回总统宝座,有两大隐忧,一个是党内可否经由平顺的过程提名最有胜算的候选人?其次是能否整合在野势力,不至于因被其他政党或是独立候选人瓜分选票而让民进党保住政权?

要认清民众党的实力

第一个问题的关键人物是国民党党主席朱立伦。朱主席这次选举提名妥适,操盘稳健,堪称有功。许多人猜想他可能因为立下战功而萌生参选总统的念头,将运用主席职位制订有利于己的游戏规则,以便护送自己成为被提名人,甚至给目前党内声望最高、获胜希望最浓的侯友宜设障碍,使他无法顺利代表国民党参选。朱立伦接掌党主席时曾说,2024年要推出「最有胜算」的同志参选,说法完全正确,这次选后将考验他的定力和智慧,如果他取巧参选而又不能提振目前低迷的民意支持度,极可能坏了国民党大事。

另一个变数是民众党党主席柯文哲和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的动向。柯文哲早已宣布将代表民众党参选总统,上次争取国民党参选总统资格失败的郭台铭则不无再搏一次的意愿,甚至和柯文哲结盟,拿民众党的门票去参选总统。柯文哲无论自己参选,还是搭配郭台铭,都将对选局影响重大,而且必然让民进党占尽便宜,成为护送民进党安全上垒的助攻者。

对柯文哲来说,寻求政治生涯的高升以及促进民众党成长壮大,都是合宜的心念,无可厚非。然而,政治人物首先必须有大局观,清晰认知自己的行动在整体格局上将产生何种效应,有了准确的自我定位之后,才能进一步构思自己的行为举止。如果昧于大势,只是在刷自己的存在感,或是因自我膨胀而高估自己,贸然采取有害大局而又无法达标的行动,则不仅将害惨自己,还将贻害群体的共同利益。

柯文哲对自己是否参选的考量首先应该认清自己及民众党的实力。民众党这次选举虽然选上一位市长,但全部只获得14席县市议员、9位乡镇市民代表、1位村长以及1位里长,显示政治版图仍然十分狭小,党的基础尚在起步耕耘阶段,实力微不足道。他属意的接班人黄珊珊,在台北市只以25%的选票屈居第3名,反映台湾选民多数有政党认同,立场非蓝即绿,第三势力的生存空间不大。

须与国民党同心协力

虽然民众党的高虹安当选新竹市长,但她背后不仅有郭台铭和柯文哲的支持,更重要的胜选因素是弃保效应,许多国民党在地政治人物及支持者非常不愿让民进党候选人再当选,而国民党提名的林耕仁又声势低迷,无法打败民进党的沈慧虹,不得不弃蓝投白。如果把高虹安的当选认为是民众党实力强劲,无疑是自我膨胀,不知自己的斤两,而且这种弃保模式不太可能复制,尤其是在总统大选中。如果柯文哲不甘就此退隐,坚持要参一脚,或是为了帮民众党筹募政治献金而屈居郭台铭副手,那更是下下策,不但贬抑了自己,还可能配合郭台铭襄助民进党获胜,甚至是在为一个最不适合担任总统的人擡轿助势。如果郭台铭因为与他结合而获胜,那将是台湾的悲哀,不但要让一个不谙政治又霸道的人领导,还将让两岸关系导向不可预测的险境中。

下次总统大选是关系台湾安危的一次关键性选举,如果民进党继续执政,则将更加反中、亲美,从而使两岸紧张关系更加恶化,把台湾进一步推向战争边缘。客观而言,只有国民党扳得倒民进党重返执政,回到两岸交流的政治基础上,才能缓解台海的战争危机,确保两岸和平。在这场战争与和平抉择的选战中,一向信奉「两岸一家亲」理念的柯文哲动见观瞻,有左右大局的潜力,民众党的实力不足以单独成事,只有与国民党及其他在野党同心协力,才有可能一举下架民进党。柯文哲站在历史的关口,必须有清晰准确的大局观,做出明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