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坝威胁濒危巴氏银鮈生存空间 海大复育成功产下200尾
▲ 巴氏银鮈今年10月成功孵育100~200尾的新生子代。(图/海科馆提供,请勿随意翻拍,以免侵权。)
台湾原生淡水鱼巴氏银鮈(Squalidus banarescui)在2017年的「台湾淡水鱼类红皮书目录」中,被列入极度濒危的物种。根据林务局表示,今年10月,海科馆副馆长陈义雄带领海洋大学团队,成功孵育出巴氏银鮈100~200尾的新生子代,目前也在努力重建另外两种银鮈的繁殖技术。
巴氏银鮈于2009年被列入一级保育类动物,在2017年公布的「台湾淡水鱼类红皮书目录」,被列入极度濒危等级的名单。巴氏银鮈属于下层近底栖鱼类,喜好栖息于溪流下游地区的缓流区,主要以底栖之无脊椎动物及有机碎屑为食。
根据海科馆表示,陈义雄结合其任教的海洋大学研究团队、民间团体原生鱼学会及裕民国小老师钟宸瑞老师等合作,已成功复育出第一代台湾特有濒危物种—巴氏银鮈的幼苗,目前蓄养保种于海洋大学复育中心。
▲ 巴氏银鮈成长速度相当缓慢,个体发育成熟须至少两年的时间。(图/海科馆提供,请勿随意翻拍,以免侵权。)
陈义雄表示,巴氏银鮈(Squalidus banarescui)是台湾特有的原生淡水鱼,「若台湾没有了,全世界也看不到。」巴氏银鮈2000年由台湾业余生态摄影师张永青在野外首度发现,目前仅存于台中乌溪河段的中下游、支流水渠与水塘中,由于栖息地受到河川污染、外来种入侵及筑路筑坝等工程破坏,导致生存空间受到极大的威胁及压迫。
陈义雄也表示,巴氏银鮈的卵属于沉性、黏性卵,会将卵附于水草上,且成长速度相当缓慢。2018年6月出生的鱼苗,至今目前的体长才大约3公分,体长需至少约5.5公分才能达成熟体型,因此推测一个巴氏银鮈个体发育至成熟须至少两年的时间,比起一般淡水溪鱼一年即达成熟体型,成长速度缓慢很多,在野外环境又受到外来种及人为工程等的威胁,使野外的巴氏银鮈个体逐渐减少。
巴氏银鮈目前蓄养于海洋大学复育中心,让牠们在没有外来种威胁的稳定环境下成长,今年10月在海大复育中心及海科馆自然繁殖成功出巴氏银鮈的子代,并成功纪录了巴氏银鮈的早期发育史,使巴氏银鮈的研究又达成一个里程碑,更让濒危出现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