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标线型人行道 应以单侧画设为主

高市在楠梓区、仁武区等地增设标线型人行道,全市共有56处标线型人行道。(崔正纲摄)

「标线型人行道」又受到关注!绿底白字的「标线型人行道」在北市有人认为画设太浮滥,在南部却是一种奢侈。究竟它是改善人行空间的好办法?还是仅是一种权宜之计?

日前有民代关注北市「标线型人行道」太多,8年内暴增5、6倍,有的没人走犹如鸡肋,还有的单行巷道竟然两侧都有标线型人行道;另一方面,上个月高雄市文德国小数十名学童自己拉绳走凤山区文中街到补习班的「肉体人行道」心酸画面曝光,舆论迫使高雄市交通局火速在一周内画设「标线型人行道」。

此外,近日台南市知名美食聚集地新美街被轰为「行人地狱」,原本就不宽的单行道用双黄线分两半,行人只能走在机慢车道,完全没有人行空间。

「标线型人行道」该画在哪里?怎么画?消基会交通委员会召集人李克聪表示,「标线型人行道」以单侧为主,北市有单行道两侧都画设,显然过头;但对人行空间极缺乏的中南部来说,「标线型人行道」有其积极意义,但必须订出很清楚的画设规定。

李克聪表示,其实内政部营建署《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规画设计手册》讲得很清楚: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要有「实体人行道」,集散道路和巷道才画设「标线型人行道」;此外还要参考人行动线、交通量等条件,由主管单位决定要不要画设「标线型人行道」。

另根据《人本交通手册》建议,宽度低于6.4公尺的道路若要画设「标线型人行道」,应改为单行道;「标线型人行道」宽度尚无下限规定,但建议比照实体人行道不得窄于1.5公尺,让通行宽度保持0.9公尺以上。

不过实际上,很少有「标线型人行道」宽度达1.5公尺,对此李克聪说,会画设「标线型人行道」的道路本来就狭窄,只能因地制宜,保留一定弹性;但另一方面有些原则必须遵守,例如路线要连贯,如果跨过邻里,就要有整合性设计,绝对不能画一画就断掉;路线上若遇到变电箱或是路灯等设施,该移走的就要移走;人行空间优先,车行空间单纯化,把双向道路改为单向,或把汽机车混合车道改为仅机车可以通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