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输中农渔产品遭禁的解方

台湾的凤梨、莲雾、凤梨释迦,相继因虫害问题遭到中国海关祭出禁令。图/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的凤梨、莲雾、凤梨释迦,相继因虫害问题遭到中国海关祭出禁令,尽管遭验出是事实,但台湾官方认为这只是少数案例且已经大致改善,中国官方却依旧未解除禁令,显系蓄意刁难,除向世界卫生组织(WTO)食品安全检验与动植物防疫检疫措施委员会(SPS)例会提出「特定贸易关切」外,还预告接下来柑橘、石斑鱼或午仔鱼这些主要仰赖中国市场的农渔产品,都很可能会成为中国对台报复施压的项目。

日前大陆海关又通告台湾两家输中的活石斑鱼,被检出含有不当的药物残留(隐性还原性孔雀绿、结晶紫),将暂停受理进口业务,导致国内石斑鱼业者人心惶惶,深怕噩梦成真。毕竟短期内想找到另一个如中国大陆般具有地利之便、广大消费力及相似消费习性的市场,实属不易,其中涉及运输、关税、通关检疫、在地产业反弹、消费习性、有无竞争力等关卡,连政府都未必有办法做到(蔡政府大力推动的新南向政策绩效不佳,寻求加入区域经贸合作组织连连失利),单凭农渔民之力,根本无力达成。例如政府花费大笔经费补助业者开拓中国以外的市场,宣称成果良好,然而根据海关出口资料2021年台湾凤梨总出口量为29527公吨,总金额为3805.8万美元,仍较2020年出口数量46285公吨,总金额5592.0万美元分别减少36.2%,31.9%,不宜轻言弃守中国市场。

这些年中国大陆的石斑鱼养殖产业蓬勃发展,产量和规模已远远超过台湾,不仅拥有低生产成本,且离消费市场近,品质也不差,市场竞争力逐年提高,台湾产的石斑鱼非不可替代性,且此次中国大陆官方仅暂停被检出含不当药物残留检验的石斑鱼养殖户办理通关,未如针对水果般采全面暂停进口方式,也透过「两岸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协议」平台通知台湾,作法明显不同,不应过度政治解读、反而添乱。

鉴于台湾石斑鱼出口仍仰赖中国大陆(2021年出口到中国的石斑鱼活鱼总计6121吨、产值为5478.6万美元,占总量的91.6%及91.8%),台湾政府若还在乎大陆市场,应就事论事,在目前两岸互信基础薄弱的氛围下,建议蔡政府在针对出事的养殖户进行复检时,应委托具「公信力」的检验机构及学者,亲自现场随机采样,送检验,整个过程须公开透明并作成影带,主动提供对岸参考以昭公信,并全面加强对国内养殖池鱼,食用安全检验全面把关,以免再被检出后遭全面禁运。

另,有出事养殖户喊冤并未出货,他的报关资料系「被盗用」,兹事体大,所言若非事实,蔡政府应该立即对外澄清以免误导;若所言属实,代表台湾活石斑鱼出口整个流程,确实存在严重疏漏。兹事体大,蔡政府应立即亡羊补牢(有关「借单」出货过去即曾困扰活鳗及台湾鲷出口,解决对策可供参考),以免一错再错,导致整个石斑鱼养殖产业遭到重创。

重视食安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台湾农渔产品想要顺利行销国内外市场,就不要找太多借口(如政府早已禁止使用、系属环境值、底泥残留等等)反让问题复杂化,也显现缺乏承担,应该透过区块链和追溯体系,确保整个产销供应链的食用安全。

建议可参考以往输日鳗鱼的做法,除既有的海关检验规范外,由养殖业者、出口商、贩运商、贸易商,共同研商订定外销活石斑鱼药物残留「自主检查」实施要点(增订相关罚则),多一层把关,也展现业者对自家产品及消费者的重视。食品安全不能只靠检验,关键在养殖,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