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台湾半导体「后台积电」模式

台积电在台美积极扩建新厂,如今蒋尚义投效新东家,为台湾晶片开创新的可能。图/本报资料照片

台积电美国亚历桑纳州新厂安机仪式,董事长刘德音将于12月率队前往美国;同时,台积电证实美国二厂将启动最先进3奈米制程,在产业界投下震撼弹。另外,前台积电营运长蒋尚义重出江湖,老骥伏枥,将出任鸿海半导体事业群策略长。

这其中最为人所忽略的新闻,是人称蒋爸的蒋尚义加入鸿海,这可能有点石成金的重大意义。蒋尚义技术能力为业界称道,但在商界却有几次错误决策,包括加入中芯国际和武汉弘芯。他曾是台积电三位共同营运长之一,从离开台积电后的经历,可以看得出他期望遇到伯乐、拥有自己的舞台,正如同AMD创办人桑德斯所言:「真正的男人应该有座晶圆厂」,只可惜先前遇人不淑,浪费许多时间和声誉。

英文说「Third time lucky」(第三次会成功),从某个角度来看,蒋尚义和鸿海的合作的确有很大成功机会。首先,鸿海是台湾公司,没有水土不服和地缘政治的风险;其次,鸿海是世界级公司,为全球电子代工龙头,蒋作为台积电出身的大将,一定要站上国际平台,才能发挥潜力;再者,半导体是鸿海未来发展重点,董事长刘扬伟又具有半导体背景,非常了解产业。因此蒋尚义加入鸿海,可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有一句成语「南橘北枳」,代表同样的事物会因为环境不同而发生改变,原来好的人才换了一个地点反而变得不好。台积电这次派遣大批工程师前往美国,成效有待观察。但美国借用亚洲人才提升制造效率已有先例,穆斯克最近从特拉斯上海厂调200名工程师赴加州厂,希望把中国制造优势移转至美国。

蒋尚义的选择,和美国NBA球星霍华德来台加入云豹队,有异曲同工之妙。霍华德已37岁,在美国已没有舞台,但来台后却大显身手、锐不可当,把一支原本表现平平的球队变成众人焦点,创造双赢格局。同理,蒋尚义加入鸿海、台积电工程师赴美,都是把原来的专业在一个新环境发扬光大,值得期待。

蒋尚义备受礼遇,但在鸿海若要成功,尚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第一、应抛弃台积电既有模式,思考如何在鸿海生态系创造价值。台积电属晶圆代工,公司营收庞大,但商业模式单一,透过代工服务顶级客户,不像三星有多元业务。反观鸿海有多个产品线,为全球笔电、手机、伺服器、电动车等大厂代工,自身就为半导体出海口,也转投资许多公司,未来业务灵活度比台积电更高。

第二、应大胆尝试新制程与技术。蒋尚义在中芯国际时曾表示对Chiplet小晶片的高度兴趣,但未获采纳。Chiplet是将晶片诸多元件拆成一个个小单元,各自强化功能,再组合制造成为系统晶片,鸿海的强项在于制造,正可协助这个领域。另外,第三代半导体也是未来趋势,鸿海已有这方面布局(盛新材料),未来可进一步提升。

第三、应广泛和东南亚国家合作。刘扬伟董事长今年中访问印尼、泰国、印度等国,会见最高领导人,均谈到半导体产业合作。先前,鸿海也结盟合资伙伴,在印度和马来西亚宣布成立晶圆厂。台积电市场以美国为主,欧洲和日本也受到美国强力关注,鸿海半导体最佳策略是从新兴市场切入,并从当地政府拿补助。

第四、应和电动车生态系紧密结合。未来晶片最大需求来自电动车,而鸿海已打造「MIH平台」,整合多家相关业者。未来半导体事业群的布局,可以和电动车生态系形成完美结合,互相扶持,进一步强化鸿海提供欧美车厂「Total Solution」解决方案能力。

总而言之,鸿海的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成功关键,不在于挑战技术极限,而是利用创新商业模式和资本运作,走出一条和台积电不同的路。郭台铭曾说,要把「制造的鸿海」转型为「科技的鸿海」,未来更高的境界,或许是「整合的鸿海」。

这不只是跨地域(东南亚),也是跨领域(电动车),更是跨世代(Chiplet和第三代半导体)。鸿海的未来格局,不会是「台积电2.0」,而是「半导体3.0」,足以颠覆产业生态、改写游戏规则,开创台湾晶片新的可能,打造另一座神山!